试论高等学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本文选题:高等学校 + 外语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12期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探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中的几个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应顺应外语的人文学科属性,以专业+外语为主要培养模式,培养文理兼通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应处理好外语语言载体与被载体的关系,重视外语的学科建设。
[Abstract]: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training of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some directional and global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should conform to the humanistic nature of foreign language, take specialized foreign language as the main training mode, and train the compound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who are both literate and proficient.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should deal wel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rier and the carrier,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9;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超,王丹菲;医学为什么会愈加凸现人文意义[J];医学与哲学;2001年08期
2 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年01期
3 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4 汪家树;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小美;教师发展及其对外语专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仇莉;论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马晓云;英语写作中的变换与交际目的再认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洪流;;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李健;外语教学法的最新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刘小梅;;《高级英语》多媒体教学的特色和实效[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7 马建华,王颖;外语专业大班精读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黄辉辉;如何在英语专业大班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习潜力——弱式任务依托法教学探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温静;;论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的阅读课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陈明明;;浅谈素质教育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胡向春;;高校英语语音教学的问题及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王育烽;陈智淦;;评杜昌忠教授著《圣经文学研究》——兼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世文;蒋亚瑜;;现代电化教育技术下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建平;;《英语写作网络教程》的建构刍议[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夏贵清;;大翻译家翻译有多快?——兼评250—300[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玲;张瑾;;加入WTO与中国未来英语教学的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郭海波;年智英;;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翻译教学的定位及对策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何静;第二语言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任务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华;外语教学课程的形成性评估:系统化评估流程的建立和有效性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玉;如何提高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的交际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冯乐璋;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霞光;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红;折中法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芹;论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金海;大学英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教学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魏晶晶;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关怀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毛红梅;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写作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姜炳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旭明;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倩,彭聃龄;痴呆症的语言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1年02期
2 方健壮;外语专业在21世纪面临的危机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1年01期
3 马登阁;进一步贯彻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再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周震;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专业定位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汪家树;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范谊;ESP存在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7 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8 刘毅!518060;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外语界;2000年03期
9 《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关于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写在中国加入WTO之际(二)[J];外语界;2001年06期
10 曾孔生;文化生态:释现代医学保留古汉语词汇的现象[J];医学与社会;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波;;新时期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2 雷晓玲;陈W,
本文编号:1834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3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