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性言语行为模式下的话语交际构建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隐喻 + 言语行为 ; 参考:《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摘要】:本文根据隐喻性交际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个由喻内行为、喻外行为和喻效行为构成的隐喻性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一方面可以作为由隐喻所构建的会话分析模式,另一方面体现了交际双方在隐喻性交际事件中的互动性与合作性。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phoric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etaphorical speech acts, which consists of internal, external and metaphorical acts. On the one hand, it can be used as a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model constructed by metaphor. On the other hand, it reflects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of communicative parties in metaphorical communicative events.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小锋;;纪录,是对现实的隐喻[J];电影艺术;2006年03期
2 曾蕾;梁红艳;;学术话语中多模式投射“隐喻式”[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曾传玉;;浅谈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J];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4 田旭;;概念隐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林区教学;2009年11期
5 潘妍;俞洪亮;;概念语法隐喻中名词化功能表现研究[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瑛宇;;中西方文化中隐喻的普遍性与差异性探析[J];华章;2010年21期
7 李晓珊;;浅谈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隐喻[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9期
8 张素珍;王菊丽;;论《美好的工作》的转喻与隐喻话语模式[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12期
9 胡金梅;;语法隐喻对语言输入的介入作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李兵;;隐喻的语篇性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云;;术语泛化的途径、特点和动因[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林芳;;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科技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现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官晓勤;;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结构及其在语篇中的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高贞;;名词化与语法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李醒民;;隐喻:科学概念变革的助产士[A];科学·认知·意识——哲学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文集[C];2004年
6 衷娌;;论《闺房记乐》译文的语气隐喻现象化解中英言语交际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幸君s,
本文编号:1835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3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