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韵学看汉语拼音方案的优越性
本文选题:汉语拼音方案 + 音韵学 ; 参考:《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S1期
【摘要】:正"汉语拼音方案"是描写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的语音系统的符号,同时也是拼写现代汉语、为汉字注音的方法;音韵学则是研究古代汉字读音即古代汉语语音系统及其历史发展的一门学科。从音韵学看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探讨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渊源及其优越性。汉字自创制时起就是一种意音文字,由于汉语不断的发展,记录汉语的汉字也在不断变化、增加。难字、同音字及同形异音字也越来越多。所以必要时须加注音,历来就采用了譬况、读若、直音和反切等法,但都有其局限性,
[Abstract]:The Chinese Pinyin Scheme is a symbol for describing the phonetic system of Putonghua, a common language of the modern Han nationality, and is also a method for spelling modern Chinese and pronunciation for Chinese characters. Phonology is a subject that studies the pronunci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that is, the phonetic system of ancient Chinese an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onology, it is to probe into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superiority of the Chinese phonetic scheme.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been a kind of phonetic characters since they were created. Because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number of Chinese characters recorded in Chinese is also changing and increasing.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words, homonyms and homonyms. Therefore, if necessary, the phonetic method has always been used, such as pronunciation, direct pronunciation and reverse tangent, but all of them have their limita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1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章太;;《汉语拼音方案》的功绩、发展及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3期
2 张人表;从汉字注音方法的演变,看《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优越性[J];语文建设;1957年12期
3 Т·П·札道_e克;用新拼音方案}f苏联学生教汉姙的尝奻[J];语文建设;1961年07期
4 ;汉语拼音方案草案修正第一式拼音学习材料练习[J];语文建设;1957年03期
5 ;为您服务[J];语文建设;1984年02期
6 蔡伟;;怎样学习《汉语拼音方案》——播音语音问答之一[J];新闻与写作;1988年01期
7 戈致中;;对《汉语拼音方案》“隔音符号”规定的一点补充意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于;;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J];中国语文;2004年01期
9 ;教育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许嘉璐副委员长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4年03期
10 张彦;;有光一百岁 拼音五十年[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宏;;汉语拼音方案中o的拼合与音值[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2 谢奇勇;;谈谈汉语拼音方案与现代汉语音素(音位)教学的一致性[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范可育;;《汉语拼音方案》功能的新概括[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张育泉;;注音与拼写[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王开扬;;《汉语拼音方案》的文化意义[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6 李乐毅;;汉语拼音与地名国际标准[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冯志伟;;英德法语的正词法与汉语拼音正词法[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袁钟瑞;;街巷名称汉语拼音拼写的思考[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盛玉麒;;资源共享与中国语文的国际化[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高燕;;汉语拼音在网络中的应用及其规范[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新时期须加强汉语拼音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杜永道;《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内容和用途[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3 记者 任丽梅;全国基本掌握汉语拼音者约10亿[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本报评论员;推行汉语拼音 促进文化创新[N];人民日报;2008年
5 莘乃珍;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金钥匙[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崔立勇;汉语拼音已经融入生活[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7 王洁;声播■宇 功耀千秋[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晨光;继续依法大力推行汉语拼音[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庞可慧;汉语拼音运用中的混乱现象[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 张勇先;汉语拼音使用亟待规范化[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华;宋代“小学”文献考略[D];山东大学;2008年
2 斯仁巴图;鄂温克语和蒙古语语音及名词语法范畴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孙锐欣;元音的实验和计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马君花;《资治通鉴音注》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磊;现代语言学文本中现代汉语的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7 汪银峰;明末以来内丘、尧山语音的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白鸽;西方来华传教士对中国语言文字变革运动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马德强;重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邹德文;清代东北方言语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国术平;《五音集韵》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欧文艳;沈宠绥音韵学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3 杨艳;衡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静;湖南省湘阴县东塘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春燕;彝族阿细人汉语中介语与汉语普通话语音对比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新义;周口方言的助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7 李欢;山西灵丘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熊文;湖南省岳阳君山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婉;四川成都话音系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郑宏;陕西蒲城方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36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36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