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自治县石蛤塘村的语言生活
本文选题:连南 + 粤北土话 ; 参考:《文化遗产》2011年02期
【摘要】:石蛤塘是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的一个自然村,语言生活十分丰富,村民对内使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土话,对外使用全县共同交际用语客家话。此外,许多村民还兼通粤语和其他方言。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语言环境、语言态度和语言交际三个方面描述了石蛤塘的语言生活现状,着重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族姓、权势、婚姻和年龄四个因素如何制约石蛤塘村民掌握和使用土话、客家话和粤语这三种方言的语言交际行为。
[Abstract]:Shi clam Tang is a natural village of Liann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in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Its language life is very rich. The villagers use a very special vernacular within the village and use the Hakka language in commo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whole county. In addition, many villagers also speak Cantonese and other dialects. 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guage life in Shijudang from three aspects: language environment, language attitude a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analyzes the family name and pow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Four factors of marriage and age restrict th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of the three dialects in Shihutang, such as the local dialect, Hakka dialect and Cantonese dialect.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
【基金】: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文化遗产与广东文化发展战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岭南濒危方言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840201)基金资助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邝永辉,林立芳,庄初升;韶关市郊石陂村语言生活的调查[J];方言;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小燕;;湖南宜章新田土话名词词缀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李冬香;;粤北土话小称变音的变异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形成的历史概述[J];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麦耘;;从广西钟山清塘壮语第六调看嘎裂声[J];民族语文;2011年01期
5 冯潇;;略谈历史音变中的循环现象[J];唐都学刊;2008年04期
6 吕泉;;桂北平话果假二摄的层次及合流性质[J];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吕泉;;广西塘堡平话和永福官话声韵调特点的比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1期
8 邝永辉;粤北虱婆声土话区的语言生活[J];语文研究;2002年02期
9 李宇明;铸造中华文化的“聚宝盆”[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严修鸿;;从音韵特征看英德附城话的归属[J];文化遗产;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仲黎;祁阳方言语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王怀榕;茶洞语的汉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李永新;湘江流域汉语方言地理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斯可;湖南郴州地区的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许們;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瞿建慧;湘语辰溆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晓东;浙江安吉县官话方言岛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9 李冬香;湖南赣语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胡萍;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仝欣;中古阳声韵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米香;丰城市铁路镇方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燕;湖南临武(楚江晓言塘)土话语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赖小燕;湖南宜章东风乡客家话与俄俚话的语音接触影响[D];中南大学;2009年
5 吕泉;桂北平话阴声韵的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6 马洁琼;梅州客家话齿音声母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袁舒婕;黎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黄拾全;皖西南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李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语言变异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10 李玉娇;广东梅州客方言词汇内部差异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首届濒危方言学术研讨会[J];方言;2010年01期
2 ;洛带古镇[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0年01期
3 段亚广;;首届濒危方言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4 林伦伦;李雪媚;;广东丰顺半山客话的语音系统及其特点[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曲彦斌;;现实社会生活视野下的隐语行话[J];学术交流;2010年01期
6 何嵩;;土楼建筑与客家变迁[J];中国地方志;2010年02期
7 田志军;;一百五十年前新安(香港)客家方言声母及其流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钟红英;;亦畲亦汉的钟姓客家村落[J];福建乡土;2010年02期
9 王铁琨;侯敏;;从2008年度调查数据看中国的语言生活[J];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02期
10 刘立恒;;广东龙川佗城话中的后置时间副词[J];语文学刊;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明中;;台湾四县客家话舌尖元音的世代差异及其音系学解释[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徐云扬;李蕙心;;梅县客家话舌面声母之发音研究(英文)[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王治敏;;汉语常用名词的自动提取研究—兼论《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词语更新问题[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4 严奇岩;;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5 曾小兵;杨尔弘;张普;;首都平面媒体用字用语状况调查[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6 林华东;徐贺君;;闽南地区双言现象与语言生活和谐问题——以泉州市区市民语言使用状况为例[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翁春;;试析中古-m尾韵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发展的不平衡性[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严奇岩;;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黄强军;;语文课程教材中语言知识内容的建构[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郑锦全;;口语与文字在书写中的主导地位[A];“汉语与汉字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焦玉海 齐联;武平:林改第一县立足“早”字做文章[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2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热词热语经历“冷热两重天”[N];文汇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温舒;惠州话已成语言海洋中一个孤岛[N];惠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刘军 刘世锦;梅州籍专家陈立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梅州日报;2011年
5 广东省梅州市市长 朱泽君;2011年华语台新春祝福讲话[N];梅州日报;2011年
6 教育部语信司;《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A系列6项语言文字规范草案发布[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7 汲传波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的权威报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殷志平;上海外企职场语言生活状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记者 焦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创新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记者 万玉凤;首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举行[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阡子;东亚语言复合元音的类型及渊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胡斯可;湖南郴州地区的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燕芬;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类型[D];山东大学;2009年
4 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刘祥友;湘南土话语音的历史层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江燕;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温美姬;梅县方言古语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卫国;双语学与新疆双语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媚;广东丰顺汤南“半山客”话语音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0年
2 叶雪萍;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D];西北大学;2010年
3 马洁琼;梅州客家话齿音声母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肖自辉;岭南方言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车松月;中日劝诱表达方式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张春艳;韩国语单位性依存名词与汉语量词的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7 李宝限;广东新会话动词重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张晓青;安徽部分报刊语言的失范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张日培;国家整合中的语言规范:理由、限度与革新[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欧阳澜;广西龙胜和平乡优念话语音词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45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4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