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译者中心”问题的回应
本文选题:生态翻译学 + 译者中心 ; 参考:《上海翻译》2011年04期
【摘要】:针对有学者对生态翻译学研究里"译者中心"提法的质疑,本文拟在"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见《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的基础上,对"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澄清和梳理,也使取向于"译者为中心"的译者研究能够获得更多的共识。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oubts raised by some scholars on the term "translator centered" in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translation, this paper intends to base on "from the translator's' subject'to the translator's' center'" (see Chinese Translation, No. 3, 2004).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further explore and expound the translation concept of "translator as the center", hoping to clarify and sort it out in order to make the translator study oriented to "translator as the center" gain more common 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澳门理工学院;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红梅,张德让;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杨为;;从译者角度谈广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3 吴萍;现代阐释学视野下的文学文本翻译者的主体性问题[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4期
4 栗长江;涉外公证书汉译英[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4期
5 蔡新乐;;《翻译适应选择论》简评[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1期
6 宋志平;;《翻译适应选择论》:一部简约创新之作[J];外语研究;2007年05期
7 张思洁;余斌;;翻译的哲学过程论[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8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上海翻译;2004年04期
9 侯林平;姜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李亚舒;黄忠廉;;别开生面的理论建构——读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J];外语教学;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欧阳东峰;;狂欢文本中的译者身份[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章艳;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规范及译者的应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刘小刚;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复旦大学;2006年
5 胡牧;译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高伟;文学翻译家徐志摩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刘建刚;语用选择与等效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宋志平;选择与顺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满芸;论翻译的两难境地[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郭勤;论译者的主体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蓉;译者主体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颖;文化翻译中的译者文化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余蕾;法律翻译决策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功能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6 吴思珊;文学翻译译者的地位及自我定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高辉;从顺应论的角度看中英广告的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8 吴琼;翻译就是顺应与抉择:论立法语篇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翟红梅;翻译:译者的适应与选择[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萍;译者主体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钱冠连;向世界贡献出原本没有的东西——外语研究创新略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1期
2 谭载喜;语篇与翻译:论三大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7期
3 吕俊;结构·解构·建构——我国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01年06期
4 杨自俭;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势与任务[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5 柯飞;译史研究,以人为本——谈皮姆《翻译史研究方法》[J];中国翻译;2002年03期
6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7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8 孙会军,赵小江;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J];中国翻译;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景英;;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策略选择[J];林区教学;2011年09期
2 吕兆芳;;生态翻译学解读及其现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王丽萍;;王佐良诗歌译论与生态翻译学的巧合[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一宁;;再论翻译写作学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圣白;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雪芹;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严译《天演论》解读[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2 宋海芽;张谷若译本《还乡》的生态翻译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郑慧娟;生态翻译学参照下的译者中心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唐巧玉;生态批评角度之生态翻译学批判[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45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4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