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的研编要则
本文选题:易混淆词 + 词语辨析 ; 参考:《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02期
【摘要】:易混淆词辨析是为解决学习者词语混淆问题所实施的诊疗性辨析,因此,研编面向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易混淆词辨析词典应将"针对性"作为根本原则。文章从辨哪些词、为谁辨、是否辨、辨什么、怎样辨等方面阐述了易混淆词辨析词典"针对性"理念的主要内涵,尝试提炼"针对性"辨析的实施办法。在论证过程中,文章始终以同义词词典的功能定位和辨析模式为参照,强调易混淆词辨析与同义词辨析的本质差异,以期促使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易混淆词辨析真正从本体性辨析转向诊疗性辨析。
[Abstract]:The analysis of confusable words is a kind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exical confusion of learner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nd compilation of dictionaries of confusable word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hould take "pertinence" a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ertinence" in the dictionary of confusing words from the aspects of distinguishing which words, for whom, whether or not, and how to distinguish, and tries to refine the implementing methods of "pertinence" discrimi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argumentation, the article always refers to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pattern of synonym dictionary, and emphasizes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confusing words and synony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nalysis of confusing word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t turns from ontological discrimination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词语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JJD740005)经费支持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2 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3期
3 蔡北国;;中介语动作动词混用的调查与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萨仁其其格;周琳;;从蒙古学生汉语词语误用现象看《蒙汉辞典》存在的若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1期
2 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3期
3 蔡北国;;中介语动作动词混用的调查与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4期
4 李杰;;义素、义位理论与同义词的辨析[J];商业时代;2012年15期
5 冯丽;;同义词辨析研究方法新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张雅楠;;浅议对外汉语教材中注释对文化因素的介绍[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4期
7 韩志刚;;副词“亲自”的多角度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杨琪;;商学素养的界定、构成及其定位与价值[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珊;基于概念语义的言说动词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李铭娜;《吕氏春秋》动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周文德;《孟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雷莉;《国语》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李艳红;《汉书》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吴峥嵘;《左传》索取、给予、接受义类词汇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呼叙利;《魏书》复音同义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张凡;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同义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文雅丽;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艳丽;复音同义词检索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钟鸣;汉英事件名词比较[D];南昌大学;2010年
3 施琦芳;国际学校中学生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理楠楠;对外汉语易混淆词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晓睿;留学生“能”和“会”的习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基于Lucene的同义词扩展检索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明;《酉阳杂俎》同义词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杨忍;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个案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宇泉;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介词偏误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文;对外汉语初级教材同译动词考察[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志良;;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1期
2 崔永华;;语言课的课堂教学意识略说[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3期
3 储诚志;陈小荷;;建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的基本设想[J];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03期
4 黄振英;;初级阶段汉语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3期
5 李晓琪;;中介语与汉语虚词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4期
6 沈家煊;王冬梅;;“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4期
7 马真;;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兼谈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8 杨寄洲;;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近义词语用法对比[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3期
9 程娟;许晓华;;HSK单双音同义动词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10 郑定欧;;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刍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萧频;印尼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萨仁其其格;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钟鸣;汉英事件名词比较[D];南昌大学;2010年
2 朴祉泳;韩国学生汉语反义词学习情况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3 邹雪;同义词、近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四川大学;2005年
4 张妍;欧美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及其辨析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周琳;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及英语背景留学生使用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杨岩勇;基于语料库的同义词辨析[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博;;外向型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的编纂原则与体例设想[J];汉语学习;2008年01期
2 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3 付娜;申e,
本文编号:1866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6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