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不同阶段的儿化及儿化韵的整合
本文选题:儿化 + 发展阶段 ; 参考:《语文研究》2011年02期
【摘要】:文章在考察昆明方言儿化形式的基础上,比较其他汉语方言的儿化情况,认为不同方言中不同的儿化形式映射出了不同历时层面的儿化。汉语方言的儿化可以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同属于一个阶段的儿化也存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差异。儿化的演变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第一,语音系统中儿化的变化;第二,词汇系统中儿化词的变化;第三,语法及功能方面儿化的变化。儿化产生并增加到一定数量后,由于音系内部的不平衡性的增加,语音系统会对儿化韵系统逐渐进行自组织的整合。文章还归纳出了儿化韵整合和演变的6条结论。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forms of Pediatoritization in Kunming dialec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ituation of other Chinese dialects, and thinks that the different forms of Pediaturization in different dialects reflect different diachronic levels. Chinese dialect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development. There are three main aspects in the evolution of Pediaturization: first, the change in phonetic system; second, the change in lexical system; third, the change of grammar and function. Due to the increase of imbalance in phonological system, the phonetic system will gradually integrate the rhyme system of Erhua gradually after it has been produced and increased to a certain number. The article also summarizes six conclusions of the integ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rhyme of Erhua.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厉兵;长海方言的儿化与子尾[J];方言;1981年02期
2 侯精一;;长治方言记略[J];方言;1983年04期
3 应雨田;湖南安乡方言的儿化[J];方言;1990年01期
4 万幼斌;鄂州方言的儿化[J];方言;1990年02期
5 胡光斌;遵义方言的儿化韵[J];方言;1994年03期
6 张树铮;山东寿光北部方言的儿化[J];方言;1996年04期
7 李字明;泌阳方言的儿化及儿化闪音[J];方言;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敏;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孙立新;;关中方言的“的”字以及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赵桃;;安康城区方言新、老派之间的词汇差异[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杨海蓉;;白河仓上方言的词汇和语法[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李文娟;;镇安云镇方言中的“子”尾词[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史艳锋;;陕西方言中“七星瓢虫”的称谓[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张世方;;也谈北京官话区的范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8 王应龙;;乾县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孙彩萍;;五寨话里两个表时间词“动价、时价”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10 夏中易;;论入声韵音节声调的演变——《入声论》之十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福堂;;普通话语音标准中声韵调音值的几个问题[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胡伟;;遵义话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声学实验[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苏岚;;方言在大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周轶;;普通话儿化音的测试和培训对策[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群生;王彩豫;;略论普通话“轻重音”的“异化”现象[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贾珈;蔡莲红;李明;张帅;;汉语普通话与沈阳方言转换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暨国际语音语言处理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丁崇明;;昆明方言的儿化[A];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黑维强;;晋语与唐五代西北方言亲缘关系词汇例举[A];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春;甘肃临夏方言回腔语音格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卢小群;湘南土话代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崔淑慧;山西北区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周赛红;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曹跃香;现代汉语“V+子/儿/头”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敏;对外汉语轻声词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罗丹;桂南平话古入声字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仝秋红;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国栓;安国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周建国;唐洋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李小芳;临县三交话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8 白静茹;大同方言的入声[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衍军;泗水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吴建伟;现代汉语儿尾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峰;书法艺术的成熟与自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周礼芳;罗奇清;;汉代军事财政的渊源及其发展阶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赵静波;王建锋;;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发展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詹志华;;虚拟实践主体发展之哲学审思[J];科学经济社会;2006年04期
5 郝桂敏;;魏晋南北朝《诗经》学主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徐仲伟;周兴茂;谈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拉巴平措;;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藏学的发展——《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寄语[J];中国藏学;2008年01期
8 冯维林;;论谶纬与汉赋创作的关系[J];兰州学刊;2008年06期
9 马艳红;;转换生成语言学溯源及其发展史[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李琳;;铜镜源流及辨伪[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庆钧;;论曲诺的被保护民地位与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发展阶段[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2 刘汉东;;边坡失稳定时预报研究的发展阶段[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张磊;蔡克光;;从“逐水而居”到“一江两岸”——对滨江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陶永红;苗红萍;王红梅;;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判断与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5 朱冬元;邹伟进;郭明晶;;浅析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曰武;刘俊丽;;渗流力学的发展及应用[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彭厚英;;西方职业教育制度发展阶段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牧仁;;浅谈优抚医院加入WTO应如何健康发展[A];2002年度医院管理学第二届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侯玉凤;;基于诺兰模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探[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10 赵泽英;彭志良;王海;;贵州进行精确农业应用研究的探讨[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永江;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看电力需求[N];中国电力报;2005年
2 李怀义;“新的发展阶段中效率和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结项[N];人民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红珠;中国经济仍处在较快发展阶段[N];期货日报;2008年
4 窦玉沛;以技术和创新推动我国慈善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N];中国社会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贾铁军 张春友;中土全面互信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N];光明日报;2009年
6 于浩;二手车市驶入规模发展阶段[N];中国企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匡华安;钢铁行业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N];中国冶金报;2010年
8 FN记者 谢利;中国进入自动售货机快速发展阶段[N];金融时报;2005年
9 记者 凌云;融信集团公司日前成立[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10 党研;黑河改革与发展的全面发展阶段[N];黑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逯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露;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仿真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梁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与中国不同地区的引资战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杨建仓;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6 王铁;中国的自主辐射型现代化: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D];苏州大学;2009年
7 汤卓炜;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屠新泉;中国在WTO中的定位、作用和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婷;我国外贸企业出口技能识别与排序[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树梅;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钱生越;南京市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陈娜仁其木格;大蒙古国时期“额耶”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俊超;基于演进视角的中小企业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高蓉;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民办高等教育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边红;中国亲属容隐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范丽斌;基于实物期权的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8 徐文俊;长江三角洲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寿命周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郭丽萍;韦斯顿衍生模型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王友青;西安制药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模式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66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6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