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拼音壮文推广的困境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8-05-12 17:05

  本文选题:壮族 + 拼音壮文 ; 参考:《学术论坛》2011年04期


【摘要】:拼音壮文的创制与推广工作历经50余载,至今却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这不仅与拼音壮文自身的缺陷有关,也有相关的历史与现实的因素。拼音壮文的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从重点到局部,再到全部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由于缺乏各种必要条件,当前并不是拼音壮文实现全面推广的最佳时期,而是在争取政府政策保障的基础上实现由重点到局部突破的关键期。
[Abstract]:The cre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Pinyin Zhuangwen, after more than 50 years, has fallen into a difficult situation. Thi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defects of the Pinyin Zhuangwen itself, but also related to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factors. The spread of Pinyin Zhuangwen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also a process from focal point to part, then to all step by step. This process takes a long time. Due to the lack of all necessary conditions, the present is not the best time for the comprehensive popularization of Pinyin Zhuangwen, but the key period from focus to partial breakthrough on the basis of striving for government policy guarante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
【分类号】:H2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覃乃昌;试论拼音壮文推行困难的基本原因──以广西武鸣县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02期

2 罗秋平;阻碍壮文推广的成因及对策初探[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中坚;;广西近代化进程中的老桂系时期(1912~1924年)[J];东南亚纵横;2008年03期

2 唐凌;;抗战时期日军入侵广西对农业造成的破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黎曙光;南宁平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中古音声母系统的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黎曙光;南宁市白话声母系统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杨启秋;;新桂系时期广西的物价状况与居民生活水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危瑛;;武鸣壮族山歌的演唱风格及特色唱法研究[J];歌海;2010年06期

7 韦景云;;从壮侗语名词构词特征看“干栏”语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陈炜;清代中前期广西城镇商业经济与市场发育[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9 覃晓航;;方块壮字经久不绝却难成通行文字的原因[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10 任旭彬;;想象性边界:刘三姐形象的文化功能[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中坚;;广西近代化进程中的老桂系时期(1912-1924)[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苗苗;社会变迁中的壮文教育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侯宣杰;西南边疆城市发展的区域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李明;《古壮字字典》方块古壮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田;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教育立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春菊;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春妹;壮族农村妇女生育意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4 郑春柳;食鱼生消费习俗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5 安忠芳;建国以来广西语言文字规划略史及评价[D];广西大学;2008年

6 庞丹丹;近现代广西教会学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黄安辉;壮族饮食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惠;方块壮字字体类型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9 yね茷0;当代广西水利建设述评(1950~1979)[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卢勇;民国时期广西水利在边疆社会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亚贡;;珞巴族[J];文明;2010年01期

2 黄桂秋;;壮族巫师的信仰世界[J];文化遗产;2010年01期

3 李锦芳;刘冰山;黄炳会;黎盛根;;壮族“坡芽歌书”及其文字性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木子;;第一届全国民族辞书编辑出版学术研讨会综述[J];辞书研究;2010年01期

5 韦载旦;高魏;黄南津;;方块壮字的情感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调查与分析——以龙州、象州、忻城三县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6 黄南津;柴晓锦;;方块壮字形声字形符文化蕴含略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莫秋兰;黄南津;;方块壮字活力研究及原因探究——以龙州、象州、忻城三县为例[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年02期

8 李梅英;黄南津;;方块壮字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生存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年02期

9 陈华萍;高魏;黄南津;;当前社会文化环境对方块壮字文献的生存、传承的影响——以龙州、象州、忻城三县为例[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年02期

10 陈丽琴;;论壮族服饰与生态环境[J];社会科学家;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锦宏;;贵州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述略[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海丽且木·艾沙;维尼拉·木沙江;;Web文本分类及其维、哈、柯多文种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樊敏;;荔波布依族方块布依文古籍的抢救及其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彦福;;雷沛鸿教育思想与广西民族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5 李彦福;;壮族教育发展概略[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6 滕红丽;陈科力;沈璐;;壮药铁包金的性状和显微鉴定[A];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彦福;;壮族教育发展概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李彦福;;雷沛鸿教育思想与广西民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春灵;蔡秋玲;刘萍;;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生儿童虐待的流行病学调查[A];转型期的中国公共卫生:机遇 挑战与对策——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世界公共卫生联盟第一届西太区公共卫生大会、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子国;王秀旺;;古彝文浅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衍习;新疆古籍保护成果展开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小梅;新发现布依族文字纳入18种民族文字[N];贵州日报;2010年

3 张宏宏;强化民族类出版社的宣传引导能力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记者张春海 通讯员丁娥;市场竞争冲击民族文字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李芳兰;《方块壮字研究》:汉字文化圈文字研究的新成果[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记者张春海 通讯员丁娥;市场竞争冲击民族文字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李芳兰;《方块壮字研究》:汉字文化圈文字研究的新成果[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记者张春海 通讯员丁娥;市场竞争冲击民族文字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李芳兰;《方块壮字研究》:汉字文化圈文字研究的新成果[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记者张春海 通讯员丁娥;市场竞争冲击民族文字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志芬;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刘祥学;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张苗苗;社会变迁中的壮文教育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蒋俊;帝国边陲:桂西土司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李晓华;桂西壮族与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何思源;壮族麽经布洛陀语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丽丽;壮汉文化融合与广西和谐社会建设[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丹;赵式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术成就述评[D];云南大学;2010年

3 何向真;多语言电子词典构建[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冠雄;基于GIS的广西壮语地名空间分布和历史变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图雅;蒙古八思巴文字视觉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蔡秋玲;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生儿童虐待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7 邱静静;壮汉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邱子雁;民族文字中的汉字借用类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驰;壮族景观建筑的演变与传承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10 张元稳;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壮族习惯法[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79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79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