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看”的词义引申及其非范畴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3 08:32

  本文选题:“看” + 词义引申 ; 参考:《辽宁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看”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基本词,包含丰富的义项并且具有很强的组合能力。“看”的很多义项并非一开始时就存在,而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由本义发展引申出来。《说文·目部》释曰:“看,wN也。从手下目”。由此可知最早的意义是远望,然后词义扩大为表示普通的视觉意义。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讨论“看”由普通的视觉意义向其他各个义项的引申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非范畴化现象。 文章根据具有代表性的词典对“看”的义项进行归纳,并结合大量的实际语料,推测出了“看”的语义引申的三条路线。分别为:1、“看”的本义引申到表示其他器官的感知,再引申到其他器官的尝试义,最终引申为表尝试义的动态助词;2、从“看”的本义引申到“观看、欣赏、看望、诊治、观察”义,再由这些意义引申到表示认为义的认知性动词,再引申为话语标记成分;3、从“看”的本义引申到表示提醒注意、责备、威胁、担心的话语标记成分。 在词义的引申过程中,通常存在词性的弱化和降级。非范畴化在词性的弱化和降级过程中是常见的句法表现。“看”在向这三个方向引申的过程中,它的句法特点发生改变。“看”在用作本义时,具有明显的实义动词的典型特点。当“看”引申为介词、动态助词和话语标记时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特征,同时获得了新的范畴特征。 文章的最后结合“看”的三条引申路线,对“看”的词义引申机制进行研究,归纳了“看”词义引申的工作机制,,包括:隐喻和转喻、主观化、语义泛化、重新分析。
[Abstract]:"look" is a basic word in modern Chinese, which contains rich meanings and has strong ability of combination. Many of the meanings of "see" do not exist at the beginning, but in the course of language evolution, they are deriv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Look from under. " Thus, the earliest meaning is farsightedness, and then the word meaning is expanded to mean ordinary visual meaning.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xtension process of "look" from ordinary visual meaning to other meanings and the phenomenon of non-categorization occurring in this process. This paper sums up the meaning of "see" according to the representative dictionary, and combined with a lot of actual data, it inferred three lines of semantic extension of "see".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see" is extended to mean the perception of other organs, and then to the trial meaning of other organs. Finally, it is extended to the dynamic auxiliary of "looking at" to "watching, appreciating, visiting, and treating". Observing "meaning" and extending it from these meanings to the cognitive verb which indicates the meaning, and then to the utterance marker component "I",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see" to the utterance mark of reminding attention, reproach, threat and worry. In the process of extension of word meaning, there is usually weakening and demotion of part of speech. Non-categorization is a common syntactic expression in the process of weakening and demotion of part of speech. In the process of extending to these three directions, its syntactic features change. "see" ha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l verb when it is used as the original meaning. When "look" is extended as a preposition, dynamic auxiliary words and discourse markers lose some features of the original category and obtain new category features.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mechanism of word meaning extension of "see", and summarizes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word meaning extension, including metaphor and metonymy, subjectivization,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and re-analysis.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殿玺;试探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式[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 司继涛;试谈英汉翻译中的词义引申[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3 韦桂先;范畴化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安兰朋;;词义引申研究概说[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何书;;试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词义引申研究中的“义素”分析思想[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周静;;范畴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7 胡平;;汉语词义引申之隐喻引申[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9期

8 谢政伟;;“雷”字新用法[J];中国科技术语;2009年01期

9 裴伟娜;;《说文解字注》中的词义引申小议[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王依娜;;从词义引申看异体字的历时性——以《原本玉篇残卷》为例[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四个世界理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陆红艳;;非范畴化视角下的多义性分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余求真;;词义引申中修辞现象的认知解释[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黄伟红;;类典型论,范畴化和词义扩展[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马景仑;;《广雅疏证》所涉“正反同词”现象成因探析[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邵朝霞;;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石化”认知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廖以厚;黄建荣;;清代《说文》研究的开山之作——王夫之《说文广义》述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新时期词汇联想意义的变化[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师为公;;《四书》与训诂[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王建军;;辐射引申源头的多元性及其失察之流弊[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通讯员 姜俊俊邋记者 余传诗;较全面系统整理殷墟甲骨文词义的首部专著问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西南大学文学院 肖梅旎;从“沛公军霸上”说起[N];学知报;2011年

3 郑张尚芳;“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续解[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4 北京中医药大学 黄作阵;医古文考试如何复习应考(1)[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枣阳高级中学 李林;明确审题思路,准确拟定主旨[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恬;指类思维和指类句[D];河南大学;2011年

2 林莺;张爱玲文学语言中的隐喻[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欣;英汉借词范畴化认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田延明;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武文杰;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匡芳涛;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宗守云;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小穹;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悦;“看”的词义引申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周吉红;语言的非范畴化及其演变过程[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牛永娟;汉语“有一种……叫(做)……”构式的范畴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戚伟良;词义引申的认知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5 胡艳彬;古汉语诗歌中的非范畴化现象及其英译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魏洁;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双梅;多义动词“上/下”的范畴化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唐芳;中文新闻标题的非范畴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朱蓉;“V/A+死+了”构式的非范畴化[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罗铮;中国南北地域对农作物范畴化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2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82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8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