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语理念和汉语研究的关联问题探究
本文选题:公式语 + 词组观 ; 参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摘要】:公式语研究在理论上有三个特点:词汇单位的再认识,语言研究的整体观,语法模式和心理模式的融合。公式语并不是静止的由若干词和短语组成的语料,而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公式化是语言的一个内在特征。受到近代西方语言哲学尤其是语料库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公式语的概念是围绕人脑处理言语过程提出的。公式语的界定和识别是开放式的,语法规则被淡化,词汇和语法的界限被模糊化,语言单位的边界也趋于模糊。而汉语的词语组合确定整体结构和语义的特点与这一理论核心相契合。公式语理念和汉语研究中的词组观及短语观的思想存在关联,体现在对语言单位的感知和整体结构语义的处理两个方面。以汉语为背景的公式语研究有很大潜力。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tudy of formula language: the re-recognition of lexical units, the holistic view of language research, and the integration of grammatical and psychological models. Formula language is not a static corpus composed of several words and phrases, but a dynamic, open system, and formulism is an inherent feature of language. Influenced by the theories of modern western language philosophy, especially corpus linguistics, psycho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e concept of formula language is proposed around the processing of speech in the human brain. The definition and recognition of formula words are open, grammatical rules are desalinated, the boundaries of vocabulary and grammar are blurred, and the boundaries of language units tend to be blurred.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words and phrases deter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semantics in line with the core of the theory. The concept of formula language is related to the ideas of phrases and phrase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perception of language units and the processing of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semantics. The study of formula language with Chinese background has great potential.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1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堂;;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孙显元;;中共两大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命名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宣恒大;;现代汉语“名词+名词”歧义格式及其理解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富坤;宋柔;;自动词性标注中语法因素和词汇因素对英汉语的不同影响[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万菁;姬东鸿;任函;冯文贺;;汉语复合名词短语特征结构的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3 陈波;姬东鸿;孙程;吕晨;;基于特征结构的汉语主谓谓语句语义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4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王兆春;;索绪尔符号学说与《墨经》“名实”论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7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蕾;中国高水平EFL学习者语言研究:程式语和语言创造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郭嘉;英语语调实验分析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一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伟娜;英汉谚语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晓;语言符号与货币的通约性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冬平;;论全球背景下中国语言研究的话语权[J];思想战线;2011年02期
2 许智坚;;谈语料库资源共享中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孙媛;;报刊英语语料库研究现状及应用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7期
4 李翔;;语料库与大学英语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5 姚兰芝;;语料库语言学与语言研究[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史彩宁;汪浩卿;;语料库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作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尹晟;;语料库的研究和应用[J];吉林教育;2009年07期
8 陈从耘 ,孙汝建;注重人、机两用的汉语研究实践与理论——林杏光教授的语言研究特色[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2期
9 姚兰芝;高翔;;语料库语言学对语言研究及语言教学的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2007年04期
10 王琦;;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及其与生成语法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堪;;马礼逊及其汉语研究简论[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2 郭熙;;现代华人社会中称说“汉语”方式多样性的再考察[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3 陈玉珍;;英语学习词典的结构主义解读[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瑞;李龙秀;任晓燕;赵拉民;;陕西省商州区羊改不同方法和组合效果调查与分析[A];《2011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11年
5 靳光瑾;;词汇-语法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适用性[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6 杨蔚;;在比较中探寻NULEXID语料库系统的未来之路[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钟玲;;英语“词本位”探究与语词透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9 梁红梅;尹晓霞;李宇庄;叶邵宁;;语料库驱动下的外语在线自主学习模式[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杨自俭;;我们为什么倡导学习字本位理论(提纲)[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春鸣;组合菜篮子有了“升级版”[N];宁波日报;2008年
2 通讯员 徐芝婷;永康“节能攻坚”再出组合拳[N];金华日报;2010年
3 本报评论员 徐冰;这就是抑制物价的“组合拳”[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4 记者 杨联民 李刚;沪保障房打出“组合拳”[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5 通讯员 吴东升;福建出组合拳整治电力设施隐患[N];中国电力报;2011年
6 通讯员 刘琴 杨志德 李小林;永福打好科学发展“组合拳”[N];桂林日报;2010年
7 王海;订货“组合拳” 助推新跨越[N];中国服饰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李源清;广州治堵:祭出30记组合拳[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9 通讯员 邓海强 努尔萨吾列 陈海燕;立足优势 打出“组合拳”[N];酒泉日报;2011年
10 杨德永 孟令卫;市工商局打出服务发展“组合拳”[N];邯郸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浙江大学;2005年
2 辛衍君;唐宋词意象的符号学阐释[D];苏州大学;2005年
3 刘颖;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冯璞;雷公藤多甙与TGP的协同免疫抑制作用及其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防治作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6 高肃秦;阿拉伯语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王小兵;面向对象MSVL语言及其在组合Web服务验证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林玫;意义、词典与词典释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03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0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