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语动词性结构对比与偏误分析》出版
本文选题:偏误分析 + 结构对比 ; 参考:《民族语文》2011年05期
【摘要】:正吉林大学黄玉花教授新著《汉朝语动词性结构对比与偏误分析》最近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汉语和朝鲜语属于不同的类型:汉语是分析性语言,朝鲜语是粘着性语言。本书深入分析对比了这两种语言的述宾结构和动趋结构的特点。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朝汉对比,有助于揭示两
[Abstract]:Huang Yuhua, Professor of Jilin University, A comparison and error Analysis of verb structure in Han Dynasty. Recently published by 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Chinese and Korean belong to different types: Chinese is analytical language, Korean is adhesive language. The book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features of the object structure and the dynamic structure of the two languages. Taking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carry on the contrast between Korean and Chinese is helpful to reveal the two aspects.
【分类号】:H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阳;;留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2 王宇珍;;基于中介语理论的偏误分析[J];成功(教育);2010年06期
3 刘江涛;少数民族预科生汉字偏误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5年01期
4 黄利;;对ABAC格式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脱傲;;频度副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刘夏君;;针对母语方言的英语语音偏误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张国云;;对维吾尔族预科学生的汉语离合词教学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7年04期
8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族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书写和使用偏误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贾珍妮;于海鹏;;对日汉语教学中“被”字句偏误探源[J];语文学刊;2009年07期
10 刘志芳;;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常见偏误分析——以河南师范大学韩国留学生为例[J];语文学刊;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邓瑶;;PSC中双音节词语轻重格式的常见偏误分析及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6 何梅;刘亚军;陈耿;;词性划分和差额法在主观题阅卷中的应用[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7年
7 刘晓康;;英汉谚语结构对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施栋琴;王菊泉;;英汉同等比较结构对比与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唐兴全;;HNC理论的五元组与词性[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袁义春;;小学生语言偏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疆财经学院外语系 方子纯;从英语、汉语语篇结构对比谈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N];新疆科技报(汉);2002年
2 林樱;词性的误用[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3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4 记者 肖春苹;城铁动车 为沈抚同城提速[N];沈阳日报;2009年
5 ;普遍采用的彩色同速技术[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6 西南证券 周兴政;两地市场联动彰显理念变化[N];证券时报;2006年
7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和”、“与”、“及”用法有何不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杨国强;郭为:神州数码成长需借力融资[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李岩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学;“写”在教学中[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魏薇;文言虚词———语文[N];天津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4 王洁;汉语中介语偏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番秀英;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李遐;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萨仁其其格;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卢智f,
本文编号:1908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0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