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烹饪动词对比研究
本文选题:烹饪词汇 + 汉英对比研究 ; 参考:《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论文对汉英烹饪动词进行了对比分析。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民以食为天,因此烹饪方式成了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必要手段。 首先本论文在语义场理论的框架下用成分分析法对汉英烹饪动词进行了描绘和对比分析。按照语义场理论,词义只有在与它有关联的词义比较中才能确定。因此,语义场理论有助于人们准确地界定词义而且也为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提供了一个框架。从词化程度和语义场两个方面对汉英烹饪动词进行对比时发现,在烹饪语义场内汉语的词化程度要高于英语。 其次,本文从语言意义和文化引申义分析入手,,对汉英烹饪动词的基本意义和文化意义进行了梳理考察。侧重于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因素进行发掘探讨,以及对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由于人类对客观事物基本属性认知的共同性,汉英烹饪类动词在基本意义上大致趋同。由于汉英语言各自丰富繁多的民族文化因素,导致了基本意义外衍生出纷繁的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意义。 再次,对汉英烹饪类动词的文化差异性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与阐释。认为众多文化因素之中,汉英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饮食结构,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俗惯制,是造成汉英烹饪类动词词义文化内涵差异的主要原因。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ooking verbs. In bo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food is the norm, so cooking has become a necessary means of satisfying people's basic lives. Firstly,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contrasts Chinese and English cooking verbs with component analysi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emantic field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semantic field theory, the meaning can only be determined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meanings associated with it. Therefore, semantic field theory can help people define the meaning of words accurately and also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When comparing Chinese and English cooking verbs in terms of lexicalization and semantic field, it is found that the degree of lexicalization in Chines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English in culinary semantic field. Second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meaning and cultural meaning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ulinary verbs. Emphasis is placed on exploring the cultural factors and compar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t is believed that Chinese and English cooking verbs tend to converge in basic sense because of the commonality of human cognition to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objective things.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are rich in various national cultural factors, which lead to a variety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meaning. Thirdly, the caus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inary verbs are discussed and explained. Among the many cultural factors,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ationalities have diffe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 and diet structure, as well as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nd customs. I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meaning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ooking verbs.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4;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大力;包威;;试论语义场理论在外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06年03期
2 时健;张小涓;;语义场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年05期
3 刘文婷;;语义场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9期
4 刘文婷;;语义场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卢青松;蔡庆;;语义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9年43期
6 胡阳;张晶岩;刘晓冰;裴书蕾;张学丽;;语义场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成功(教育);2009年12期
7 武慧玲;晁雯;;语义场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1期
8 韩晶晶;;从语义场的类型看语义的模糊性[J];考试周刊;2010年05期
9 张雪;刘清娟;;语义场框架下对汉字“升”的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0年01期
10 尚丽媛;;浅析语义场理论下的英语词汇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仁湘;;炎黄时代的饮食生活[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2 何金铭;;吃的变化:六十年上四层楼、演四重奏[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九年)[C];2009年
3 陈群秀;李坚;王健;;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语义分类词典的设计与实现[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董姝君;郑明辉;吴嘉嘉;;烹饪过程类二恶英类多氯联苯的产生[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董姝君;郑明辉;;烹饪温度对油烟中二恶英类和多氯联苯生成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蔡铭伟;刘国瑞;郑明辉;;模拟烹饪对食物中PCBs含量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赵杰修;叶庆晖;白喜林;范斌;刘冬森;;国家男子篮球运动员膳食营养调查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致新华网陕西频道函[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九年)[C];2009年
9 朱希祥;谷煌;范晓彦;杨欢;杨燕;;迎世博,弘扬中国优秀食文化[A];迎世博弘扬中国优秀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玲;罗斌;张金良;刘琴;;不同燃料与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含量关系的探讨[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翔;2009广东烹饪技能精英大赛举行[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2 记者 葛西劝 李巍;冀菜获烹饪世界大赛特金奖[N];河北日报;2008年
3 记者 陈华 通讯员 刘晓梅;市烹饪协会“吹响”厨艺大赛动员号角[N];临汾日报;2008年
4 记者 陈华;全国烹饪技能竞赛在即市烹饪协会全力备战[N];临汾日报;2008年
5 记者 陈军梅;自动烹饪锅备受青睐[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钱兴成 本报驻浙江记者 徐文潇;多方联动 培养国际化高素质烹饪人才[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姜虹;日益活跃的 中国烹饪协会[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8 记者 张孔生 聂超;扬大成立烹饪研究院[N];扬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马永刚;山东烹饪大师竞相献技[N];中国食品报;2009年
10 记者 朱勤;全国烹饪技能竞赛(辽宁赛区)落幕[N];辽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爱兰;碘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125)Ⅰ示踪与植物中生物碘的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一可;汉英烹饪动词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2 樊晓英;语义场理论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意义的解释力[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惠丽;词义场/语义场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2年
4 王路畅;语义场理论在中专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建华;二十七种蔬菜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及其在烹饪中的变化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高海龙;通过构建语义关系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祥睿;烹饪专业课双语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陈洪华;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9 吴继东;语义场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向未;豇豆加工过程中毒死蜱残留变化及其膳食暴露评估[D];海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13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1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