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汉语新词的词音结构多音节化
本文选题:表人新词 + 词音结构 ; 参考:《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1期
【摘要】:本文基于"表人新词"(2003~2008)的词音结构考察,揭示当代汉语新词的词音结构多音节化优势。其原因在于:社会现象的复杂化导致概念及其语符的复杂化;以双音节词为构词素材和一批类词缀参与构词推动了新词的多音节化;对多音节词音结构,汉语社群具有熟悉的词音节语感和稳定的心理认可度。这一词音结构的多音节优势,可能预示着汉语词音结构的多音节化趋势,而词音结构的多音节化趋势可能对未来汉语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honetic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new words, reveals the advantages of the multi-syllable structure of the new word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e reasons are: the complexity of social phenomena leads to the complexity of concepts and their symbols; the use of dicyllabic words as word formation materials and a number of affixes to promote the multi-syllable formation of new words; Chinese community has a familiar sense of syllable and stable psychological recognition. The polysyllabic advantage of the word phonetic structure may indicate the polysyllabic tendency of the Chinese word phonetic structure, while the polysyllabic tendency of the word sound structure may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system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沈孟璎;汉语新的词缀化倾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2 蒋可心;;当代汉语词语音节形式的变化及其对词汇系统的影响[J];求是学刊;2006年04期
3 陶原珂;汉语词汇发展中的词形延长——从双音节到三音节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4期
4 杨永卫;当代汉语新词语的音节形式特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新华;编辑的语言文字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刘洪权;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古籍出版[J];出版科学;2004年02期
3 邓渝;伍欣;;漫谈“吧"[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刘禀诚;胡衍铮;;不对称和对称:汉语新词构词的重要途径[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刘红曦;新词语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王飙;成语拼音书写格式刍议[J];辞书研究;2005年01期
7 黄伟;旷书文;;试论对举结构的分类与功能[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傅莹;当下中国电影“戏仿”美学之思——由周星驰的电影说开去[J];当代电影;2005年04期
9 范卓华;李茹;梅瑞;张虎;;IUC构建在农业专家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7年02期
10 李铁范;;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词类地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珍我;;韩国学生借助母语迁移习得汉语词的利与弊[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隋岩;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有效字符串”提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6 朴珉秀;现代汉语方位词“前、后、上、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进安;《韵学集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易勇;计算机辅助诗词创作中的风格辨析及联语应对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洲;《现代汉语词典》三音节词及固定语声音形式和语法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高侠;现代汉语词语更替现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王玲芳;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语缀)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4 吴洁;英汉翻译与汉语欧化现象[D];外交学院;2001年
5 吴茂萍;唐代称谓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李平;当代海峡两岸词语差异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解江红;汉法词典中新词语的收录原则[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8 李华;现代汉语表人名词后缀、类后缀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9 秦孔基;现代汉语外来词翻译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泉;鲁迅前期文学语言论析[D];青岛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化鹏;论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及其发展规律[J];北方论丛;2000年06期
2 施春宏;说“界”和“坛”[J];汉语学习;2002年01期
3 刁晏斌;论现代汉语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苏新春;关于《现代汉语词典》词汇计量研究的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4期
5 周日安;数词"零"的缀化倾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任志萍;小议“类词缀”的判别标准[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陶原珂;试析汉语四字格成语的类型及其释义方式[J];学术研究;2002年09期
8 周荐;;论词汇单位及其长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
9 张谊生;当代新词“零X”词族探微——兼论当代汉语构词方式演化的动因[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雪玫;李葆嘉;;论当代汉语新词的词音结构多音节化[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921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2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