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谓语知识挖掘的分句语义关联研究
本文选题:复句 + 分句语义关联 ; 参考:《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4期
【摘要】:本文以小句为观测视点,从主谓句法成分角度对分句关联进行深层知识挖掘,提取出直接聚层关联的分句间存在的10组典型特征,它们是分句聚层关联的影响因子。文章基于主谓语知识挖掘的分句关联度思想,为复句句法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为面向机器理解的复句自动句法分析提供借鉴。
[Abstract]:In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lause, the deep knowledge mining of sentence association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predicate syntactic component, and 10 typical features among clauses with direct clustering are extracted, which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ntence association. Based on the idea of clause correlation degree in knowledge mining of subject and predicate,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syntactic analysis of complex sentences, and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automatic syntactic analysis of complex sentences oriented to machine 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CYY034) 信阳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亚平;多重复句的分析模型——兼淡语法分析的作用与目的[J];汉语学习;1990年03期
2 汪国胜,刘秀明;关于多重复句的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吴锋文;胡金柱;肖明;肖升;舒江波;;基于规则的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4 李素建;基于语义计算的语句相关度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07期
5 吴锋文;胡金柱;姚双云;肖升;舒江波;;基于语料库的“虽然p,但是q,所以r”句式层次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吴锋文;;基于关系标记的汉语复句分类研究[J];汉语学报;2011年03期
7 杨贵雪;;谈多重复句中分句的层次和关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肖国政;;关于多重复句的划分[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09期
9 石安石;;怎样确定多重复句的层次[J];语文研究;1983年02期
10 胡金柱;吴锋文;李琼;舒江波;;汉语复句关系词库的建设及其利用[J];语言科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秀艳;;藏汉语偏正短语语序之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张德岁;;“V+Num+是+Num”构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李国庆;现代汉语的“不是P,也是Q”复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郁步利;;表示存在的“there be”和“有”字句及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史丰;;石泉方言中的一组偏正式短语词[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阚洁;;《三遂平妖传》因果复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刘世余;赵秀莉;;“数+人”结构中“人”的词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周筱娟;;汉语谦逊和谐礼貌语的形式意义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王立;汉语方位词身份的确认与N+L结构的收词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2 ;Ma Shi Wen Tong and its Theory of Languag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高永欣;;西方语法流派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创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晋霞;;面向计算机的“V_双+N_双”结构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刘楚群;;论现代汉语中非典型连动句式“V起来+AP”[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唐永明;王小捷;文娟;;基于关联词的复句语言模型[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萧国政;;量词“把”的分类及使用——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再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10 陶炼;;“因为”分句与“如果”分句比勘——因果类复句与条件类复句差异初探[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丽;中古汉语主从连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晓芳;张斌语法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范丽君;汉藏语因果类复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舒江波;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复句关系词自动标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超;基于词语共现的BBS垃圾信息过滤模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刘娅敏;“反而”和“倒”的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灿;现代汉语假设复句语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书华;“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德玉;中文文档内容相似度检测方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闫丽;中亚留学生汉语量词使用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军杰;张爱玲小说比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田浩;基于PageRank值的文本相似度改进模型[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9 梁云静;基于遗传算法的主题爬虫搜索策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周迎霞;现代汉语篇章中的推论连接成分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蓓;;对复句分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沈威;姚双云;;基于规则的复句中的关系词标注探讨[J];福建电脑;2007年04期
3 吕敬参;也谈“虽然…但是…因此…”式复句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4 姚双云;;小句中枢理论的应用与复句信息工程[J];汉语学报;2005年04期
5 丁力;;复句三分系统分类的心理依据[J];汉语学报;2006年03期
6 罗进军;;基于句法识别的有标复句层次关系研究[J];汉语学报;2009年01期
7 沈开木;句法的层次性、递归性及其在多重复句分析中的利用[J];汉语学习;1982年05期
8 罗日新;应用同一性原则看多重复句的“两解”现象[J];汉语学习;1988年03期
9 陆丙甫,金立鑫;关于多重复句的层次问题[J];汉语学习;1988年05期
10 姚亚平;多重复句的分析模型——兼淡语法分析的作用与目的[J];汉语学习;199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敬参;也谈“虽然…但是…因此…”式复句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2 热·汗巴巴,罗焕淮;现代维吾尔语复句[J];语言与翻译;1989年04期
3 马慧明;单句和复句的区分[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1年S2期
4 云航;对河北本《现代汉语》复句部分几个问题的商榷[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5年04期
5 买买提·乌斯满;浅谈汉语复句的柯尔克孜文译法[J];语言与翻译;1985年03期
6 朱晓农;复句重分类——意义形式化的初次尝试[J];汉语学习;1989年06期
7 赵通华;怎样区别单句和复句[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1年03期
8 陈晓红;试评单、复句区分的“结构标准”[J];许昌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9 黄文溥;日语“マエカラ”复句的用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白兆麟;;《盐铁论》标点正误[J];古汉语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艳华;李斌;;信息处理用名词细分类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亮;陈家骏;;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句法模式匹配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辛霄;范士喜;王轩;王晓龙;;基于最大熵的依存句法分析[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4 孙俊;曹海龙;赵铁军;;面向句法分析的样本选择[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阿力甫·库尔班;阿力木江·托乎提;吐尔根·依布拉音;;维吾尔语单句句法分析研究[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钱小飞;陈小荷;;含“的”字偏正结构的最长名词短语的自动识别[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周强;;汉语句法知识的自动获取研究[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张俊萍;;利用CTT的汉语自动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软件的开发[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宇;赵鑫;刘挺;;面向协作式问答的问题理解技术研究[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10 杨庆蕙;;解说复句刍议[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分号前可用冒号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分号前可用冒号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吴勇毅 郭友清;未来OA的七大演变[N];计算机世界;2007年
4 陈友梅;建一个内容仓库[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陈磊;千家图书馆对接“中国知网”数字出版新平台[N];科技日报;2007年
6 刘灵芝;高考“句式仿写”解题思路浅析[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王 斌;内容为王[N];计算机世界;2004年
8 王沛霖;国家计生委与神州数码签约PADIS[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9 李琨;IBM百度共拓企业搜索[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10 刘孚岩;书面表达的序列训练[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文琳;汉语依存句法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杨潇;基于生成性概率模型的句法分析和多文档自动文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斯·劳格劳;现代蒙古语依存句法自动分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李军辉;中文句法语义分析及其联合学习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徐焕良;企业知识资源计划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6 罗进军;有标假设复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唐一之;基于知识本体的网络消费行为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唐秀玲;论话题及其在汉语语法分析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
9 马春华;现代汉语欧化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于满泉;面向人物追踪的知识挖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鑫;基于句法分析的产品评论挖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李曙光;POSS-ING结构的句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月芳;英汉法规中的词汇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4 王朔;基于Chart算法的句法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05年
5 张耀中;融合语义和句型信息的中文句法分析方法研究与实现[D];北京大学;2008年
6 董朝霞;基于无短语标记树库的句法分析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唐凤燕;现代汉语“即使”复句探析[D];暨南大学;2003年
8 胡承佼;儿童语言中的复句[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地娟;现代汉语复句基本问题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蔡刚山;中文自动问答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36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3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