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语用结构

发布时间:2018-05-30 23:44

  本文选题:句法结构 + 递归性 ; 参考:《汉语学习》2011年02期


【摘要】:回顾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出,由赵元任先生首创、朱德熙先生完善了的汉语句法结构理论,为其后直至今日的汉语语法研究铺开了一条坚实而宽广的道路。这是因为,该理论准确把握了汉语句法结构的实质,即,更多地反映了汉语的语用结构,而不是语义结构的直接反映。文章用一些实例具体讨论汉语主谓结构、定中结构、述宾结构和述补结构与语用表达的关系。
[Abstract]: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 research,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heory of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 initiated by Mr. Zhao Yuanren and perfected by Mr. Zhu Dexi has opened a solid and broad path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grammar up to now. This is because the theory accurately grasp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 that is, it reflects the pragmatic structure of Chinese more than the direct reflection of semantic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some examples are use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the definite structure, the object structure, the predicate structure and the pragmatic expression in Chines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分类号】:H146.3;H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2 陆丙甫;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3 詹卫东;;以“计算”的眼光看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问题[J];汉语学报;2005年01期

4 沈阳;;词义吸收、词形合并和汉语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2期

5 周韧;;论韵律制约句法移位的动因和手段[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1期

6 沈家煊;;如何解决“补语”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4期

7 张伯江;;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1期

8 刘丹青;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J];语文研究;1995年02期

9 刘宁生;;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J];中国语文;1995年02期

10 项开喜;;汉语重动句式的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英杰;评《马氏文通》的接读代字[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范振强;肖治野;;双重否定:否定之否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王媛媛;;中古汉语中的介词“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丁凌云;;双音节复合词语序排列中的认知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胡德明;;反问特有的句法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富坤;宋柔;;自动词性标注中语法因素和词汇因素对英汉语的不同影响[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万菁;姬东鸿;任函;冯文贺;;汉语复合名词短语特征结构的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3 陈波;姬东鸿;孙程;吕晨;;基于特征结构的汉语主谓谓语句语义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4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5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6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7 陈立民;;语言的结构和结构的转化——句子生成初论[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8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9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姬云鹏;刘裕昆;王宁川;;《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译文商榷举隅[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海瑛;《万历野获编》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旷金辉;汉英名词前置修饰语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阳;领属范畴及领属性名词短语的句法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2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3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4 何元建;回环理论与汉语构词法[J];当代语言学;2004年03期

5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6 吴长安;;“这本书的出版”与向心结构理论难题[J];当代语言学;2006年03期

7 古川裕;;“变化”事件的两种认识及句式特点[J];汉语学报;2009年04期

8 邵敬敏;“动+个+形/动”结构分析——兼与游汝杰同志商榷[J];汉语学习;1984年02期

9 王艾录;义句与音句[J];汉语学习;1991年04期

10 陆丙甫;从“短语本位”看“词”的地位和判别——谈必须给“词”在句法分析中留有一席之地[J];汉语学习;199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冬梅;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国军;;与句法中的语义有关的几组概念[J];兰州学刊;2007年03期

2 李萍;小说文体中句法结构的文体功能[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陈静芳;;“致使结构”初探[J];琼州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何芳;;浅析英语习语中的隐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5 梁素文;;汉英句法结构顺序象似性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6 李彬;;“想A就A”试析[J];湘电培训与教学;2007年03期

7 杨芳芳;;英汉中动结构的对比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8 张静;;从对应性特点看汉语句法结构分析问题[J];云梦学刊;1980年04期

9 范垂长;;论词组与层次分析问题(上)[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10 江边;;《语法讲义》读后[J];语文研究;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正光;;指称与句法[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谢英;;关于“NP+不+X+谁+X”句式[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3 邹晓辉;;重构“概念分类体系”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从“语义三角”到“语法关系”再到“语义三棱”[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广瑜;;并列式八言谚语的考察[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熊学亮;;论构式的认知多义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江荻;;现代藏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分类及相关语法句式[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7 徐艳华;李斌;;信息处理用名词细分类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俏丽;蔡东风;张桂平;季铎;林晓庆;;基于最大熵的“vp np的np”句法结构排歧[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尹基德;孔江平;;韩语呼吸节奏与语调群的关系初步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傅爱平;;广义依存关系和汉语自动分析[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有些答案能不能勿求标准[N];学习时报;2005年

2 李玉民;译者的本分[N];北京日报;2003年

3 梅晓名;欧阳修与范仲淹的忧乐观[N];鞍山日报 ;2007年

4 彭国华;治学的“入轨”与“入道”[N];人民日报;2008年

5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文全;善取善弃 和而不同[N];贵州日报;2009年

6 伊火;学界研讨当代语言学与汉语研究课题[N];光明日报;2002年

7 邢福义;“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N];光明日报;2007年

8 康慨;坏女孩,好作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刘丹青;开采民族语言研究“宝矿”[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英调查发现青少年写作能力显著提高[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韩玉国;范畴语法与汉语非连续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朴善姬;韩国语副词性依存名词句法结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赵小东;句法规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唐世民;结果/使役结构和双宾语结构的事体结构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孟艳华;事件建构与现代汉语结果宾语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赵燕珍;赵庄白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阿依克孜·卡德尔;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润林;自贡方言语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君源;从文化内涵、民族色彩和句法结构的角度谈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常娜;换言连接成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洪邦林;现代汉语感叹句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金镇美;韩汉身体部位惯用语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马志红;龙口方言的疑问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李艾伦;英语句法结构的典型效应及其认知理据[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温志国;《儿女英雄传》中的把字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余舟;《老残游记》处置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彭欢;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的汉语句法异化现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57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57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3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