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功能语言学语义研究范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03 11:44

  本文选题:功能语言学 + 语义 ; 参考:《中国外语》2011年05期


【摘要】:功能语言学在意义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HallidayMatthiessen(1999)已用了"功能语义学"这一术语。功能语义学采用什么独特研究范式?本文首先简要评述结构语义学、形式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的研究范式,然后从语义观、语义生成、语义分析方法等方面阐述功能语言学语义研究的范式。最后,以语义系统与文化语境、语篇与情景语境的对应关系为基础探讨以语义民族性为着眼点的语义研究方法。
[Abstract]:Functional linguistics is unique in the study of meaning. Halliday Matthiessen (1999) has used the term "functional semantics". What is the unique paradigm of functional semantics?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reviews the research paradigms of structural semantics, formal semantics and cognitive semantics, and then expounds the semantic paradigm of functional linguistics from the aspects of semantic view, semantic generation and semantic analysis methods. Finally,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mantic system and the cultural context, the text and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mantic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the semantic nationalit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09YJA740015)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忠;;语言相对论与语义研究视角摭议[J];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2 梁茂成;;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语料库语言学[J];中国外语;2010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春阳;科学理性时代的语言学研究——理性主义的发展与语言学研究[J];北方论丛;2003年02期

2 潘永j;语料库语言学的目的和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李葆嘉;语言学的渊源、流派及其学科性质的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4 陈勇;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关于西方语言学研究中的认识论[J];外语学刊;2003年03期

5 黄国营;二十世纪理论语言学的起始和终结[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黄昌宁,张小凤;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三个里程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7 桂诗春;以概率为基础的语言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8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与新思考——第五届国际对比语言学大会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9 杨忠;;英汉语义认知基础对比研究的框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11期

10 许余龙;也谈语言学理论与语言事实[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首届国际语言评价系统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会议邀请函[J];外语学刊;2005年01期

2 朱星;试谈汉语语义学[J];文史哲;1980年04期

3 如舸;;国际功能语言学协会[J];当代语言学;1980年02期

4 郑述谱;;语义学与词典编纂[J];辞书研究;1987年05期

5 张德禄;第23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记要[J];当代语言学;1996年04期

6 束定芳;我国的语义学研究与教学[J];外语研究;1998年03期

7 周影韶;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鉴赏英语诗歌及其译文——英诗Meeting at Night及其几种中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5期

8 倪波;俄语语义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J];中国俄语教学;1986年01期

9 公民;;汉语语义学讨论会在我校召开[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10 胡以申;语音研究范式的嬗变及其科学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景春;;语义研究及其在词典释义中的作用[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3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洪涛;;从此岸到彼岸的反拨与超越——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研究范式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胡范铸;;中国新闻语言研究范式的若干思考[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明喜;;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8 高芳;;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范式——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黄明喜;;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王勇;;论语言类型学研究中的解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晓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研究范式[N];人民日报;2009年

2 高铭暄;刑法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之作[N];法制日报;2009年

3 葛岩 上海交通大学认知与决策实验室;从黑箱到灰箱:心理与行为研究范式的变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顾海兵邋余翔 沈继楼;中国粮食安全的研究范式[N];光明日报;2008年

5 ;中国特色研究范式:内涵、特征与实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6 文军;社会学理论的变革及其发展趋势[N];光明日报;2007年

7 徐秀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马敏;如何理解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N];长江日报;2007年

9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蔡守秋;建设和谐社会的法学理论——调整论[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姚大力;西方中国研究的“边疆范式”:一篇书目式述评[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张曼;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的情态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3 孙寰;术语的功能与术语在使用中的变异性[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李诗芳;法庭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顾永波;传媒稀缺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魏本力;处所介词短语的功能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贺春英;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回眸与反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额尔敦朝鲁;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动词语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郝斌;俄语简单句的语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元根;企业伦理的研究范式与构建[D];河海大学;2005年

2 张夏青;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义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艳;基于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机器翻译质量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王冰;英语广告语篇的宏观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王伊宾;英语幽默语篇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范小田;幽默语的功能语言学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景;名词化与权力[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谢晴;从修辞原则的角度对间接言语的分类和动机的尝试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陈炳亮;跨文化领导的行为选择与有效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周黎;英语政治演说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72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72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6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