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A,就是B”选择构式义的形成——基于互文的空间认知分析
本文选题:“不是A + 就是B” ; 参考:《汉语学习》2011年06期
【摘要】:由于词汇兴替,"不是A,就是B"源自"非A则B"。在"非A则B"结构中,"非A""则B"对举,形成对举空间,从而在语言流中营造了一个微环境,在此微环境中,基于互文的认知机制,A、B信息互换,形成格式"非B则A",此格式再和"非A则B"结合,形成"非A则B,或者非B则A","非A则B"的选择义也由此产生。"不是A,就是B"的选择义也来源于互文。明末清初,由于"不是A,就是B"出现频率渐高,选择义逐渐固定到"不是A,就是B"结构中,此时即使A、B结构不对称,"不是A,就是B"也可以表达选择义。
[Abstract]:As a result of the word substitution, "either A, or B" originates from "non A, B". In the structure of "non-A is B", "non-A" then B "raises to form a space for lifting, thus creating a micro-environment in the language flow, in which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based on intertextuality interacts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Aneb. The form "non B is A", which is then combined with "non A, B" to form "non A, B, or B," and "non A is B". The choice of "A" or "B" also comes from intertextuality.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either Aor B", the meaning of choice was gradually fixed to the structure of "either Aor B". At this time, even if the structure of AHB was asymmetrical, "either Aor B" could express the meaning of choic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空间认知视角下对举结构与‘非法句’合法化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0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席嘉;;选择关联“不是X就是Y”的语法化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6年02期
2 俞敦雨;“爱×不×”式的分析[J];汉语学习;1982年02期
3 周静;钟莹;;“不是A,就是B”的语义类型与语用辖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弘宇;;数量因素对“不是A,就是B”格式意义的制约作用[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2期
5 刘颂浩;;也谈“不是A,就是B”格式[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1期
6 王弘宇;;细说“不是A,就是B”格式[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4期
7 陈振宇;刘承峰;;“不是……就/便是”与“语用数”[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4期
8 甘莅豪;;中西互文概念的理论渊源与整合[J];修辞学习;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甘莅豪;空间动因作用下的对举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大为;《醒世姻缘传》中的两种山东方言结构[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张娟;;《世说新语》“以”字处置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鞠红;英汉低调陈述结构对比及其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张德岁;;“V+Num+是+Num”构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曾海清;;近代汉语“把与”的来源去向及其句法语义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李国庆;现代汉语的“不是P,也是Q”复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刘开骅;;选择问句疑问语气词脱落的历时轨迹与内在动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褚福侠;;元曲“量词+儿”用法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陈昌来;;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黄小芳;;王安忆《长恨歌》的语言艺术[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6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廖广莉;;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中轻声词的频率效应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邹琼;;移就的语言结构形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唐永明;王小捷;文娟;;基于关联词的复句语言模型[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显丽;《清平山堂话本》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程书秋;试谈“A不A结构”[J];北方论丛;1998年06期
3 黄伟;旷书文;;试论对举结构的分类与功能[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付习涛;;关于构式“有+VP”[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袁毓林;句子的焦点结构及其对语义解释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3年04期
6 赵振兴;《周易》互文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9年03期
7 张文国,张文强;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8 张国宪;;论对举格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9 刘智伟;;试析含同一语素的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并存并用的原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李宇明;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考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钟赫;现代汉语语序的认知机制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敏;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立云;现代汉语对举格式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白丽娜;空间因素对汉语语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蒋遐;“A一量B一量”格式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冰梅;;《孟子》“仁”与“义”互文考察[J];修辞学习;2006年06期
2 乔俊杰;;《昭明文选》“互文”探析[J];作家;2008年02期
3 张树艳;;《隐身人》的身份探寻之互文强化主题(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2期
4 陈维昭;《儒林外史》的互文、戏拟和反讽[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06期
5 徐毅;“互文”初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7 王晓岗;;互文的境界[J];艺术教育;2009年03期
8 黄慧;;浅析《京华烟云》中文化符号及互文现象[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9 吴谨;小说成熟在于“互文”手段——回顾18-19世纪英国小说的成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10 黄丽君;论“互文”的对应规律[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云川;;丽香线牵引变压器接线形式的研究[A];中国电气化铁路两万公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泽a\;全强;李学金;;铸造铜冷却壁-高炉用铜冷却壁的一种选择[A];2006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6年
3 尚慧珍;;红叶石楠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选择和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4 张吉祥;;山东地区边坡绿化植物选择初探[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玉萍;李明星;程云高;温宗梅;宋炯;;左侧开胸肺叶手术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选择[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6 魏鹰;;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软件的选择[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成文;吴涛;;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历史变迁[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殷瑞钰;;合理选择二次精炼技术,推进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平台“建设[A];2009全国炉外精炼生产技术交流研讨会文集[C];2009年
9 孔祥平;;水表的选择和使用[A];江苏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09)[C];2009年
10 呙于明;彭玉麟;;酶制剂的适当选择与高效使用[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登岩;教授何必将互文说成歧视[N];江苏科技报;2009年
2 何冰凌;天上的星星不说话[N];光明日报;2008年
3 张燕玲;张冲的困境:杨争光的互文[N];文艺报;2010年
4 刘佳莹;“无知者”的“硬伤”[N];湖北日报;2000年
5 南开大学 刘俐俐;摄影文学的互文性与阐释空间[N];文艺报;2001年
6 冯肖华;文学陕军——劲旅的换代与强势的消长[N];文艺报;2010年
7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唐惠忠;高考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N];山西科技报;2002年
8 成都中医药大学 张新渝;《内经选读》教材商榷[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湖北 周梅;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N];山西科技报;2002年
10 翟月琴 华东师范大学;直取文本核心的诗学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志斌;语篇互文形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甘莅豪;空间动因作用下的对举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U,
本文编号:1985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85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