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以来六种楷书笔顺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8 23:29
本文选题:楷书笔顺 + 六种文献 ; 参考:《厦门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楷书笔顺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蕴含着书法家对汉字结构、点画功能的认识,也反映出字书规范笔顺的方式,是文字学研究不可缺失的一环。基于这一原因,笔者对元代以来的六种楷书笔顺文献《书法三昧》、《字汇》、《书法离钩》、《习字秘诀》、《父师善诱法》、《习字入门》进行了研究,并以元以前的书法碑帖作为旁证,来窥知古人的笔顺习惯,探求某些字具有几种不同笔顺习惯的原因。同时笔者也试图揭示这些笔顺在现代笔顺规范化后发生的变化。 六种楷书笔顺文献反映出早在元代,人们对于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对称结构等结构已经形成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习惯,对于不容易判断位置关系的点画组合,古人也形成了一些笔顺习惯,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横后撇。此外,距离相近的两点在笔顺上常连写。但某些字在几种材料中却采用了两种或多种笔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点画、部件、结构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字汇》作为一部以正字为目的的字书,其对笔顺的规定明显受到《说文解字》的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of calligraphy and calligraphy , which not only contains the knowledge of calligrapher ' 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haracter structure and dot - painting function , but also reflects the way of calligraphy and calligraphy , which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parts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
Six examples of calligraphy and calligraphy are reflected in the Yuan Dynasty . People ' s writing habit on the left and right structures , the upper and lower structures , 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 , the symmetrical structure and so on have been formed from left to right .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炳泽;谈谈汉字的笔顺规则[J];汉语学习;1980年05期
2 万学仁;谈谈笔画与笔顺的规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3 万业馨;;从汉字研究到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4 杨忠;;汉字笔顺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傅永和;汉字的结构[J];语文建设;1991年09期
6 傅永和;汉字的笔画[J];语文建设;1992年01期
7 傅永和;汉字的笔顺[J];语文建设;1992年10期
8 高更生;汉字笔顺应执行统一的标准[J];语文建设;1992年10期
9 ;GB 13000.1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制定原则(征求意见稿)[J];语文建设;1998年08期
10 高更生;海峡两岸汉字笔顺的规范[J];语文建设;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1997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9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