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汉语修辞与“中道”思想

发布时间:2018-06-09 02:00

  本文选题:汉语 + 修辞学 ; 参考:《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中道"思想是汉民族文化和儒家道德智慧的精髓。在儒家文化影响和制约下,汉语修辞始终浸透着浓厚的"中道"思想和"中道"价值观念。儒家的"中道"思想、"中和"审美观念和"温柔敦厚"的诗教,无不深刻影响着汉语修辞。分析和研究"中和"审美及"温柔敦厚"诗教在汉语修辞中的表现,探究其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对当代汉语修辞学研究和新的修辞理念的塑造,构建和谐语言关系,意义重大。
[Abstract]:The thought of "Zhongdao" is the essence of Han nationality culture and Confucian moral wisdom. Under the influence and restric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Chinese rhetoric is always permeated with the thought of "midway" and the value of "midway".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midway", the aesthetic concept of "neutralization" and the poetic teaching of "tenderness and kindness"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ese rhetoric.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neutralization" aesthetics and "gentle and honest" poetry teaching in Chinese rhetoric, to explore its influence on Chinese rhetoric, to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language relationship for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rhetoric and the shaping of new rhetoric ideas.
【作者单位】: 江苏警官学院管理系;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SJD740008)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新;;叶适的中和文艺美学观[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曾智;;试析楼盘广告语对语言得体性原则的偏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2 陈慧平;实践理论的非实践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唐晓琳;董岩;;拉丁语: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共同体[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宇文利;;论民族精神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基本规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殷相印;;人文主义精神与中国修辞学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王瑞富;唐纲;;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位的后果及其纠正[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刘婷婷;刘丰;;政治隐喻的主观性解读——以克林顿就职演说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4期

8 杨存友;陈达;;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互动理念下的语句生成能力观[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龚帆元;张传彪;;从词汇联想义看翻译的“信”与“对等”[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胡燕平;;语言意义的虚与实[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琴;;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翻译对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洪芹;麻保金;;英语写作教学中“心理模型”的建构[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的知识系统:结构与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翔;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神话化现象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红;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D];上海大学;2010年

3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姚小烈;生成语法视角下的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周羽;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上海大学;2010年

6 佐藤芳之;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7 陈伟英;汉语主语省略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李霞;语文体悟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林书杰;书写之道[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10 刘齐生;汉德宣传性语篇结构差异的政治语法因素—汉、德“企业介绍”语篇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然;汉英吃喝类动词文化因素比较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田建华;中国电影方言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佳慧;导游语言的语用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朱廷婷;阿拉伯语习语的汉译——语义缺失与文化补偿[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高凯敏((?)/KAY KHAING MYINT);汉缅语四音格词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余成功;汉英倒装现象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光元;汉英动物隐喻的语用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赛珠;英汉多义词词义的认知构建[D];浙江大学;2008年

9 伍拾香;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对话教学及误区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汪从莹;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新;叶适的内外交相成思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轶南;;修辞学语境下的现代设计探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年01期

2 徐雪芹;;美不胜收 妙不可言——在文章中体悟汉语之美[J];写作;2010年03期

3 听墨;;律政风云(2)[J];新东方英语;2010年04期

4 吴清;;修辞学的起源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0年02期

5 曹思佳;;英美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赵逵夫;;论赋的特质及其与汉语和中国文化之关系[J];文史哲;2010年02期

7 王婧雯;;新视角下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J];河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林清书;;执着思辨 突破藩篱——读罗渊《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论纲》[J];龙岩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谭学纯;林大津;;本期话题:闽籍海外学者郑子瑜的修辞学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付伊;;当代修辞学的突破:问题优先还是方法优先?——第二届望道修辞学论坛述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军;;认知能力与语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李晓梅;;蒙氏教育与主题活动的相互融合——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3 王晓梅;;哈萨克族手工艺图案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的几点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4 乌兰;;关于阅读能力阶段性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5 薛红霞;王佳;杨建峰;;班主任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6 黄建和;;含英咀华,修养文气——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气之浅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编辑说明及责任声明[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编辑说明及责任声明[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李志刚;;中医学肾说的现代化[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迎;;抓住教育契机,进行学生转化——浅谈多元智能在学生转化中的迁移作用[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静 编译;十招应对小性子[N];健康时报;2010年

2 山东省利津县北岭中心学校 郑丽霞;阅读——可为写作搭建的梯子[N];学知报;2010年

3 河南许昌市健康路小学 马清培;让日记架起成功的桥梁[N];学知报;2010年

4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 赵健芳;如何为课堂锦上添花[N];学知报;2010年

5 廖水南;“给力标题”很给力[N];湖南日报;2010年

6 雒红莲;浅谈小学数学语言表达的训练[N];伊犁日报(汉);2010年

7 裴冬梅;东胜区新园社区倾力打造学习型社区[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8 殷青山 记者 钟杰;星子述职述廉孕育“阳光工商”[N];九江日报;2010年

9 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 孙德行;语言表达助升执行效力[N];江苏经济报;2010年

10 王未艾 杨莎静;我市两作品问鼎省“五星工程奖”[N];江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源;运气学说如何结合子午、八法流注针法的理论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吴爱荣;文学作品中伴随语言手段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周频;再论语言、心智和实在三者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9年

4 王泽霞;英语新闻语篇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功能视角的描写与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褚修伟;程式性言语事件—人类基本生存方式的语用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6 张红军;共生与互动[D];山东大学;2007年

7 金重建;有声语言传播主体创作自觉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8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9 张成钧;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与宗教对话[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杨大方;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对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晨曦;婴儿变蒸与前语言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高丹;逻辑思维与修辞学教学[D];燕山大学;2010年

3 刘永峰;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汉语表达的影响[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闵丝丝;文化差异对汉语修辞效果的影响[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艳红;我国高考语文考核结构分类指标构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娄炜利;修辞运行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杨传艳;汉语矛盾修辞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任奕;汉俄语仿拟辞格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徐可可;论中学生原生态写作指导[D];延边大学;2010年

10 吴志伟;奥巴马总统竞选演讲稿修辞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8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98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7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