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语言世界图景观

发布时间:2018-06-10 02:02

  本文选题:莫斯科语义学派 + 语言世界图景 ; 参考:《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摘要】:国内外的语言世界图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学领域,而莫斯科语义学派提出的语言世界图景观则与此不同。该学派把揭示语言世界图景的研究定位于词汇语义学领域,并通过将词汇学研究成果词典化,对语言世界图景进行自己的阐释。而我们则对莫斯科语义学派语言世界图景观的地位和研究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论述。
[Abstract]:The study of linguistic world map at home and abroad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field of culture, but the landscape of language world map proposed by Moscow semantics school is different from this one. The school orientates the study of revealing the world of language in the field of lexical semantics and interprets the picture of the world of language by dictionarizing the achievements of lexicology. And we summarize and expound the position and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Moscow semantics school language world landscape.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方语言哲学与俄罗斯当代语言学”(05JJD74018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意思文本’的自动转换机制——文法与词库”(05JJD74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家骅;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配价观[J];外语学刊;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屏方;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J];辞书研究;2005年03期

2 于屏方;动词义位例证的功用凸显和层级设置[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杨家胜;语气词даже,только与语句的意思结构分析[J];外语研究;2005年04期

4 耿菲菲;意义理论的分析与整合[J];外语学刊;2004年05期

5 王蓉;对话语篇连贯性的语义、语用解释[J];外语学刊;2004年06期

6 李凤琴;符号学视域中的身势语[J];外语学刊;2005年02期

7 孙蕾;方位词语义辨析[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8 韩红;;交往行为理论视野中的普遍语用学——“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探幽”之一[J];外语学刊;2006年01期

9 刘辰诞;论元结构:认知模型向句法结构投射的中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李志勇;施为句的语法形态特征及功能[J];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哲;现代俄语词汇的多义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3 王彤;俄、汉语时间范畴多视角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刘辰诞;结构和边界:语言表达式的认知基础[D];河南大学;2006年

6 王晓鹏;甲骨刻辞义位归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兰巧玲;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甘玲;中国古代诗学和语言学[D];四川大学;2007年

9 严轶伦;基于知识解析体系的语篇综合分析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安洋;俄汉语句子的情景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春;名词格语义功能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晓军;语用模糊理论综观[D];吉林大学;2005年

3 刘继斌;论言语形式解码中智力的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费丽敏;论静词的有无标记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罗曼曼;论隐含祈使的间接言语行为句[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锦男;认知框架下俄语词汇的多义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徐小波;动词词义的非自足性研究[D];鲁东大学;2006年

8 张照东;中性词语义偏移的俄汉语对比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李然;俄汉语简单句共性的认知阐释[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10 毛海云;现代俄语中情态动词语义组“意图—意图的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班文涛;;俄罗斯语言文化学的哲学理据及研究学派[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邵明娟;俄汉颜色词语言世界图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闫小丽;俄汉语中包含人体器官词汇的成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山东大学;2007年

3 宁翠兰;隐喻在构建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艾娇;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美”的俄汉语观念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01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01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6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