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本文选题:模糊限制语 + 《红楼梦》 ; 参考:《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基于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Lakoff于1972年对一类词下了定义。他把这类能使语言变得更模糊或者不那么模糊的词称为模糊限制语。模糊限制语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模糊限制语自从被提出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讨论。研究者分别从语法,语义,语用等各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人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模糊限制语。 Paul Grice基于对人类交际机制的研究,于1967年提出了举世闻名的合作原则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日常对话中,为了对话的顺利进行,人们总是愿意合作的。该理论含有四个准则,包括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这个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分析人类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话语。本文也将采取这一原则分析《红楼梦》中的模糊限制语。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部经典作品,已经被大量的研究者研究,如对人物性格的研究,对诗词的研究,以及菜品的研究。虽然已经被大量的研究,但是很少有人研究其里面的模糊限制语。作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红楼梦》蕴含了丰富的语言资料,并且话语中含有大量的模糊限制语。因此,作者希望通过对这些限制语的研究,分析,使读者能更好的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从而提高对整部作品的文学鉴赏水平和欣赏能力。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fuzziness, Lakoff defined a class of words in 1972. He refers to such words as hedges that make the language more vague or less vague. Hedges are widely used in people's daily life. Since its introduction, hedg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it from the aspects of grammar,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so on, but few have studied the hedges in literary works. Paul Grice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human communication. In 1967, the world-famous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was put forward. The theory holds that in daily conversation, people are always willing to cooperate in order to make the dialogue go smoothly. The theory contains four criteria, including qualitative criterion, quantitative criterion, relational criterion and method criterion. This theory is widely used to analyze the discourse in human daily life and literary works. This paper will also adopt this principle to analyze the hedge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s a classical work in Chinese literature, it has been studied by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such as the study of character. The study of poetry and dishes. Although a lot of research has been done, few people study the hedges in them. As an encyclopedia reflecting the life of feudal society,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contains abundant language materials and a large number of hedges. Therefore,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rough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se restrictive words, reader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text, and improve the literary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of the whole works.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宇;;大学英语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J];大家;2011年12期
2 赵爱莉;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3 李艳华;英语模糊限制语及其使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曾瑜薇;;模糊限制语和中界语语用倾向[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12期
5 郭建红;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吕汀;蒋跃;;医学科普文章中的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及语用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S2期
7 王鹏;孙斐然;;女性语言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探析[J];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刘佳佳;;中英经济类新闻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邓高;;日语中的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J];文学教育(中);2010年08期
10 栾岚;;英语科技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千山;;模糊限制语与会话含意[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项秀珍;;外交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碎欧;;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文秀;;学习词典中的模糊限制语[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任诚刚;;“脖子在医院里”——从一则汉语招牌的英译失误浅析英汉语语用功能的差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彬;;商务谈判中语用策略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7 张亚军;;语用功能词及其词类归属问题[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黄阿仙;;英语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及汉译处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振江;;西文版《红楼梦》:一个促进文化交流的成功的经验[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薛琛瑶;;巨资未必成巨作 翻拍未必能翻新——评新版《红楼梦》[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青;从朝鲜歌剧《红楼梦》看中国的文化输出[N];深圳商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佳;新版《红楼梦》 商业没“入戏”[N];中国经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侯丽;新版《红楼梦》中的艺校少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聂伟;新版《红楼梦》的当代审美情怀[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李光斗;从《红楼梦》看故事营销[N];中国服饰报;2010年
6 商报记者 李雪 刘妮丽;新版《红楼梦》的生意经[N];北京商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蕾;让中国同行惊叹[N];光明日报;2010年
8 记者 匡丽娜 实习生 王倩影;朝鲜版《红楼梦》倾倒山城[N];重庆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洋 实习生 张浩;观众对红楼爱之愈深,评之愈切[N];北京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胡兆燕;新版《红楼梦》让历史很受伤[N];中国财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志进;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其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的认知语用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崔凤娟;庭审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顺应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傅昌萍;模糊化思维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年
5 陶小红;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陈骁;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8 黄生太;《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孙红玲;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陈丽江;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俊丰;新闻写作模糊限制语的语用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小亮;基于语料库的上海世博会英语新闻报道中模糊限制语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传宏;语境顺应视角下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娟;英汉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李佰鸿;商业广告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樊明科;美国统一商法典—买卖编中的模糊限制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闫杨;日汉新闻语体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王娟;基于关联论的外交模糊限制语的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慧宇;英语面试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巨玉娟;表范围的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语用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26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26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