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十年来关中方言端精见组齐齿呼字的分混类型及其分布的演变
本文选题:当代关中方言 + 端精见组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自白涤洲先生调查关中方言近80年来,该方言中端精见组齐齿呼字的分混关系及其地理分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关中方音调查报告》中,这三组字的分混关系可分为5类,目前已发展到6类。关中方言中,端精合流、精见合流是端精见组齐齿呼字演变的两种主要的表现方式和路线,两种方式如果发生接触,则端精见进一步合流。《关中方言调查报告》时代只有一个点存在端精见组齐齿呼字的大合流,现在已发展到10个点。陕西境外来自关中地区的回民汉语与境内关中话发生了平行演变,也实现了三组字的大合流。
[Abstract]:In the past 80 years, the separation and mixing relationship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Qidai exhortation in Guanzhong dialect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Guanzhong dialect, the three groups of characters can be divided into 5 types,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to 6 categories. In Guanzhong dialect, the confluence of Duan Jing and Jing Jing are the two main ways and route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Qindai exclamation character in the Duan Jing formation, and if the two kinds of ways come into contact, In the period of Guanzhong dialect investigation report, there is only one point that exists the great confluence of the Qi teeth and exhaling characters in Duan Jing Group, and now it has developed to 10 points. The Chinese of Hui people from Guanzhong area outside Shaanxi has evolved parallel with Guanzhong dialect, and the three groups of characters have been combined.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
【基金】:香港政府资助局立项课题(440808)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AYY002)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双庆;邢向东;;关中礼泉方言音系及声调对元音开口度的影响——兼论关中及西北方言调查中的音位处理原则[J];语文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泰松;唐五代关中诗人律诗失律现象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杨静;;安康方言名词的重叠式[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杨静;;安康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史艳锋;;陕西方言中“七星瓢虫”的称谓[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林涛;;中亚东干语及其发展状况[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6 郭沈青,刘夏君;宝鸡方音的浊母清化规则——《关中方音调查报告》的一点补正[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孙立新;;关中西部方言判断句末的语气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李志忠;;新疆民间故事《哪吒与天王》的方言学解读[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刘俐李;;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戍[J];方言;1993年04期
10 王军虎;陕西关中方言的ч类韵母[J];方言;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媛;;关中西府方言中古端精见组声母在今齐齿呼韵母前的分合[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2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峰;晋语志延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孟万春;商洛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建军;河州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超;跨国民族文化适应与传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楚;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接受史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10 付新军;陕南商洛客家方言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瑜;渭南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魏锦;一百年来兴平方言语音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芳娟;乾县方言语气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永哲;凤翔方言代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代国英;邢台方言的“子”尾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珍珍;白水方言语音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史王鑫磊;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8 曾宝芬;东干语词式书写及其正词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蔡文婷;合阳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蕾;大荔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军虎;陕西关中方言的ч类韵母[J];方言;2001年03期
2 邢向东;黄珊;;中古精组来母合口一等字在关中方言中的演变——附论精组合口三等字的演变[J];语文研究;2009年01期
3 曹志耘;;汉语方言中的调值分韵现象[J];中国语文;2009年02期
4 瞿建慧;;湘语辰溆片异调变韵现象[J];中国语文;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建军;河州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26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26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