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多模态话语映射下的语言意义主观性

发布时间:2018-06-18 17:06

  本文选题:多模态 + 语言意义 ; 参考:《外语学刊》2013年04期


【摘要】:言语和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使得话语具有多模态性。组成话语模态的不仅有书面语言,还有声音、图像、姿态等符号。也就是说,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同样具有表意功能,都可以体现"自我"。这种特征在话语中无所不在。通常,语言意义的主观性体现在说话人或言语发话体方面,也可以体现在受话人方面。文章将言语信息及非言语信息纳入话语分析框架,分别从说话人和受话人角度探讨多模态话语意义的主观性。
[Abstract]:The diversity of speech and communication makes utterance multi-modal. The speech mode consists not only of written language, but also of sound, image, posture and so on. In other words, non-linguistic symbols and linguistic symbols have the same ideographic function, can reflect the "self". This characteristic is ubiquitous in discourse. Usually, the subjectivity of linguistic meaning is embodied in the speaker or speech speaker, but also in the recipient. In this paper, speech information and nonverbal information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framework of discours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subjectivity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mea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eaker and the speaker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认知理论与多模态外语教学的整合与同构”( 11YJA740039) 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娟娟;刘宇红;;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解读——以汶川大地震的一幅公益广告为例[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6期

2 陈瑜敏;;奥运电视公益广告多模态评价意义的构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彭兵转;;从情态角度看语言意义的主观性[J];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4 张帮印;;话语意义的多模态构建——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9年02期

5 魏晓茹;;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以洛阳中国2009世界邮展展徽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金雅声;胡阿旭;;少数民族语音多元化和多模态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王佳宇;;“系统功能符号学”视角下多模态语篇的批评性分析框架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8 刘艳方;;多模态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9 王琳;;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百度主题图标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殷志平;;也谈约量时间词[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明荣;谢双园;;主观性和“还NP呢”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义娜;;人称代词移指现象的主观性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王根;赵军;;中文褒贬义词语倾向性的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党军;;双语词典的多模态化——用户·词典·编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利民;;公孙龙认知语言学思想的理性主义倾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孔江平;;普通话语音多模态研究与多媒体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宝林;崔希亮;任杰;;关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建设构想[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寅;;“体验性概念化”语义观对后现代哲学“人本主义”的修补——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王东海;张绍麒;李敏;;现代汉语网络考试试点研究报告[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周建民;用和谐语言打造和谐广告[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2 刘茜;汉语水平考试(HSK)有重大调整[N];光明日报;2006年

3 董洪亮;“汉语托福”明年大调整[N];人民日报;2006年

4 赵凤华;汉语水平考试(HSK)做重大调整[N];科技日报;2006年

5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西南大学文学院 肖梅旎;从“沛公军霸上”说起[N];学知报;2011年

7 江晓红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实验语用学引领研究方法革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安春;“一个”的用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刘雪春;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张作功;语义级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李洁红;指示语的认知模型解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7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兰佳睿;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D];复旦大学;2008年

9 董成如;存现句的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璐瑶;隐喻视角下的广告多模态[D];南京大学;2011年

2 张向静;图像中的意义与媒体的意识形态:西藏3.14事件新闻图像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3 崔燕;平面公益广告互动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贾军红;指示语:心理空间与主观性[D];河南大学;2006年

5 柳杨;虚拟语气的主观性[D];西南大学;2008年

6 朱义莎;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句式语义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7 凌剑春;语法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观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8 谢翠玲;程度量主观性及副词“太”的相关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俊玲;程度副词的主观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黄蓓;形容词衍生之强化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36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36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1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