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功能词为文体标识符:对小说、新闻、诗歌和学术写作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1 20:50
本文选题:文体分析 + 文体标识符 ; 参考:《浙江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文体分析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但如何系统地鉴别不同文体仍有待进步的研究。在前人文体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使用LIWC的方法探究功能词在各种文体中的使用以及其作为文体分类的标识符。主要的研究问题为:1)本研究涉及的四种文体,即小说、新闻、诗歌和学术论文,文体的差异是否导致其功能词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2)从功能词的使用上可否证明该四种文体在正式程度、叙述性和分析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功能词是否可作为有效的文体标识符。本研究主要使用LIWC的语言处理软件对语料库进行功能词的量化处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四种文体的差异使其在功能词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本研究所探究的16组功能词参数中,四种文体在13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包括代词、人称代词“我’冠词、介词、除外词(如“但是”)、否定词、因果词、洞察力词(如“认识到”)、试探性词(如“或许”)、肯定词、量词、动词过去时和包含词(如“和”)。该结果从功能词使用的角度表明学术论文和新闻较诗歌和小说而言更为正式,小说和学术论文的分析性较强,小说和诗歌的叙述性较强。进一步的定性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并非偶然,而是特定文体决定了特定的功能词使用特征,进一步证明功能词可作为有效的文体标识符。
[Abstract]:The study mainly uses LIWC ' s language processing software to quantify the functional words in various styles , an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styles are more formal , narrative and analytical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桃梅,彭聃龄;功能词与内容词加工的神经机制的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2 高彦梅;20世纪以来的功能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5期
3 彭宣维;“经验—人际”二元功能词在语篇中的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9期
,本文编号:2049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4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