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的演变及其自然人文背景
本文选题:黄河 + 方言 ; 参考:《方言》2011年03期
【摘要】:本文描写了秦晋沿黄河方言的声调演变类型及分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一区域声调演变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并对一些特殊的声调演变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黄河在这一区域的方言声调演变过程中并不起阻隔作用,历史行政区划对声调的演变有分化作用,晋语五台片清平与清、次浊上的合流和志延片上声与去声的合流是方言声调的晚期演变现象,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具有同构共变的性质。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yp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tone evolution of Qin Jin along the Yellow River dialect, discusses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humanistic background of the tone evolution in this region, and analyzes some special phonological evolution phenomen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Yellow River does not play a blocking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dialect tones in this area, and that historica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have a differentiated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tones. The confluence on the secondary turbidity and the confluence between the sound and the desonance on the Zhiyan slice are the late evolution phenomena of the dialect tone, and the tone of Qin Jin along the Yellow River dialect has the property of isomorphism and covari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基金】:20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晋两省黄河沿岸方言的现状与历史研究”(02BYY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2 张盛裕;张成材;;陕甘宁青四省区汉语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2期
3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4 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9年04期
5 王临惠;张维佳;;论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归属[J];方言;2005年04期
6 沈明;;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2006年04期
7 沈明;;晋语五台片入声调的演变[J];方言;2007年04期
8 孙立新;关中方言略说[J];方言;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储泰松;唐五代关中诗人律诗失律现象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慧敏;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柯西钢;白河方言声调略说[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5 史艳锋;;孟州方言中的入声[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周政;;陕南方言的标准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吕延;;怀宁方言的归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刘丞;;试论空间位移事件的表达——以安阳方言与普通话比较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霍文艳;;安阳方言语音系统的初步调查[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张世方;;也谈北京官话区的范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滢;曹文;;大连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郭威彤;梁青青;裴东;李锦珑;杨鸿武;;普通话到西安话的韵律转换[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焦立为;;三个单字调的汉语方言的声调格局[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高峰;晋语志延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天改;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9 姜恩枝;西洋传教士资料所见近代上海方言的语音演变[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瑶;官话方言方位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静;山西大同方言的实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鲍士雪;淮南方言形容词词缀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仝秋红;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金发;《马氏等音》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严元容;泉港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业明;枣庄方言实词构词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晓斌;张掖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韩瑜;渭南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建华;子洲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巍;;济源方言记略[J];方言;1981年01期
2 贺巍;获嘉方言韵母的分类[J];方言;1982年01期
3 平田昌司;;休宁音系简介[J];方言;1982年04期
4 黄典诚;闽语的特征[J];方言;1984年03期
5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6 张盛裕;张成材;;陕甘宁青四省区汉语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2期
7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8 黄雪贞;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同[J];方言;1987年02期
9 刘育林;陕北方言略说[J];方言;1988年04期
10 翟英谊;山西娄烦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198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建校;陕北晋语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新翔;欧阳伟;;南疆汉语方言声调演变的根源考释[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师园园;;阳谷方言古语词释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侯精一;《临汾屯里方言研究》序[J];语文研究;2004年03期
4 贺强;平陆方言的人称代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5 贡贵训;;安徽淮南方言的语音及归属[J];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6 吴怀仁;;秦陇方言中“鄆”的构词特点[J];青海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7 孙立新;;陕西澄城方言心母逢洪音读作[t]声母[J];中国语文;1994年05期
8 刘斌;赣榆(刘沟)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1990年01期
9 温端政;《方言》和晋语研究[J];方言;1998年04期
10 王轶之;符昌忠;;来语的声调系统及其演变[J];民族语文;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国华;陈广兴;;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温度措施[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2008年
2 刘百篪;刘小凤;赵振民;;黄河河谷构造地貌研究进展[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蔡利民;王彦成;;浅析黄河内蒙古段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杨作升;;黄河河口演变现状、趋势及对策的参考意见[A];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C];2003年
5 张继荣;赵文明;;黄河内部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7[C];2007年
6 陈孝田;王开荣;李涛;;黄河小浪底水库“04.8”洪水模型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黄清涛;;蛮河上游水沙演变规律及相关关系研究[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李富余;张宏升;王强;陈重;陈家宜;;北京南郊冬季不同类型雾中大气边界层的结构和演变规律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薛鸿超;;用河口分类特征探讨黄河河口演变与治理问题[A];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C];2003年
10 李志恒;丁圣彦;;黄河对开封影响的整合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章安 通讯员 g,
本文编号:2058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5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