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屯堡方言岛历史文化成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25 07:19

  本文选题:屯堡方言岛 + 历史 ; 参考:《前沿》2011年16期


【摘要】:屯堡方言岛形成的外部原因就是屯堡文化得以留存至今的历史文化原因;清代移民所带来的方言对贵州早期汉语方言的重叠覆盖和土著民族语言的包围是屯堡方言岛形成的内部原因。早期屯堡方言对早期贵州汉语方言的形成以及今天贵州汉语方言的区划和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Abstract]:The external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unpu dialect island i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ason for the existence of Tunpu culture. The overlapping coverage of early Chinese dialects in Guizhou and the siege of native languages by immigrants in Qing Dynasty were the internal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unpu dialect island. The early Tunpu dialect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early Guizhou Chinese dialect and the division and pattern of Guizhou Chinese dialect today.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规划2009年青年课题“贵州省汉语方言现状的历史文化成因”(课题编号:09GHQHNHQ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罗康隆;明清两代贵州汉族移民特点的对比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玲;;毕节彝族土司与元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考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2 张世友;;论历代移民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政治护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雷信来;;南诏大理国时期滇西北白族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4 张世友;;乌江流域历代移民述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沈乾芳;;关于滇川黔相邻地区彝族婚姻研究的文献综述[J];消费导刊;2009年10期

6 李和;;清代滇东南经营与农业开发简论[J];甘肃农业;2006年07期

7 邓明洲;;夜郎的根底及其灭亡的缘由[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马国君;李红香;;明清时期贵州卫所置废动因管窥[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许桂香;;贵州森林植被历史变迁及其后果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马国君;;经济开发与生态适应——以历史时期云贵高原三大族系各民族传统生计方式变迁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明贵;;彝族服饰演变原因探微[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2 樊文礼;;唐代羁縻府州的南北差异[A];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晓航;元明时期云南的出镇藩王与镇守中官[D];复旦大学;2009年

2 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D];云南大学;2010年

3 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李旭;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李艳林;重构与变迁——近代云南城市发展研究(1856~1945年)[D];厦门大学;2008年

6 肖良武;云贵区域市场研究(1889-1945)[D];厦门大学;2007年

7 何海龙;边缘之拓治[D];厦门大学;2007年

8 孙秋云;18世纪汉文明向苗疆的传播及苗文明的回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朋;元代西南军事武装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贾磊;中越边界粤越段对汛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黎日萃;近代广西边防建设与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探究(1885~1911)[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美仙;明清时期大理地区的儒学教育及其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亦秋;元代出镇云南宗王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晓帆;四川西部碉楼建筑的初步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杨凡;从冯氏家族的兴衰看岭南汉族社会的嬗变[D];云南大学;2010年

8 王相虎;明代云南府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文海;张广泗与西南边疆有关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世斌;建国初期云南边疆民族关系的调整(1950-1956)[D];云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建慧;;湘西汉语方言的历史[J];船山学刊;2010年02期

2 董印其;郭玮;;新疆汉语方言形成的历史概述[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张洋;娣丽达 买买提明;;新疆汉语方言的历史、形成、确认及其特点[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06期

4 余凤强;刘国尧;;无可厚非的探索[J];朔方;1982年11期

5 刘光亚;;贵州省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6年03期

6 许宝华;加强汉语方言的词汇研究[J];方言;1999年01期

7 韦树关;古帮、端、心母在广西汉语方言中的特殊音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彭泽润;“汉语方言语法研究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办[J];汉语学习;2002年04期

9 李启群;湖南湘西自治州汉语方言的演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李丽;;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饮食词语之构词理据研究[J];汉字文化;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项梦冰;;汉语方言及其调查研究[A];多元文明冲突与对话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上)[C];2007年

2 周传家;;关于京剧文化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粗浅思考[A];京剧与现代中国社会——第三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9年

3 钱奠香;;汉语方言常用词“拉”“拿”的共时分布特点和语源分析[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李明兴;;再论汉语方言轻声调值的三种类型[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丽;;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饮食词语之命名理据研究[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游汝杰;;汉语方言竞争力比较(英文)[A];多元文明冲突与对话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上)[C];2007年

7 陈学祖;;文化传统的承绪与超越——论闻一多爱国思想的特色[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8 钱天华;;“政务公开”与文化传统[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侯玲玲;;汉语方言轻声的两个问题[A];语海新探(第五辑)——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徐越;;汉语方言中的气流分调现象[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峪;对文化传统要存一种敬重[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刘梦溪;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N];文学报;2010年

3 毛佩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建设世界城市要保护文化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王玉梅;继承光荣文化传统 创造新的文化辉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加丰;重视制度背后的文化传统[N];解放日报;2011年

6 宁志新;文化传统观念与区域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7 邱红杰 杨维汉;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一笔大财富[N];凉山日报(汉);2009年

8 阳城县演礼乡党委、政府;挖掘文化传统 打造文化演礼[N];太行日报;2010年

9 毛海涛;尽快制定保护汉语方言政策[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兰芬 倪黎;政府在文化传统传承中的作为[N];苏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灿铭;中国现代书法史[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郭光东;陪审团的历史与价值[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钟锦;康德哲学语境中的辩证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赵鑫;上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松柏;赣东北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红梅;汉语方言动词重叠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俏巧;中国古代茶具的历史时代信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谢毅敏;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蕊;故乡 历史 权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虹Pr;20世纪我国合唱音乐的历史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彭成刚;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的历史考察[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邓卓;我国电视技术发展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鑫;走出意识形态之镜[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玉华;生态文明的历史与观念[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何强;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历史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姜惠;关于武术流派形成因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65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65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c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