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新中国图书在希腊的翻译出版与传播

发布时间:2018-06-25 07:38

  本文选题:新中国图书 + 希腊语翻译 ; 参考:《中国翻译》2013年03期


【摘要】:本文回顾了上个世纪60-70年代中国图书希腊语的翻译与出版历史,指出这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突破,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本土化策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Greek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and points out that this is a breakthrough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spread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localiz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going out.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G239.2;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国英;做好出版物和影视屏幕用字规范化工作[J];语文建设;1998年02期

2 ;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J];咬文嚼字;2005年06期

3 汪启明;;辞书之钤键在大众化精品[J];辞书研究;2008年02期

4 邵建新;;毛泽东诗词标点修改失误举隅[J];阅读与写作;2008年11期

5 ;电视屏幕错字连篇[J];语文建设;1993年07期

6 司马骧;;需要把“消灭错字”的口号提出来[J];中国出版;1982年13期

7 李崇月;张志丽;张彬;;意识形态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影响[J];作家;2008年20期

8 李崇月;;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戴文;;识字歌和三字经[J];读书;1958年20期

10 ;第三届“民族魂杯”诗词大赛征稿启示[J];中华诗词;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红岩;胡新化;;语文应用的基础是规范与整理[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秦旭卿;;“翻开这本书就有一个好印象”——读王希杰《汉语修辞学》[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3 盛林;;从《修辞学发凡》到《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4 宗廷虎;;修辞学走向繁荣途中的一朵新葩——评王希杰《汉语修辞学》[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5 郑庆君;;《王希杰修辞学论集》导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6 杨华;;对新外来词语的使用、规范等问题的观察与思考[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盛林;;从《修辞学发凡》到《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8 施发笔;;求索创新 永不止步——读《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9 宗守云;;王希杰的修辞理论与转换生成语法学[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10 王界云;周澍民;;汉语工具书编纂平台的语料处理(提纲)[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丽琨;海外汉语教师需求达500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2 特邀嘉宾:   余中先(《世界文学》杂志主编)   李文俊(翻译家)   止庵(书评人)   韩敬群(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 专栏记者:韩小蕙 本期策划:王保纯、宫苏艺;文学名著呼唤翻译大家[N];光明日报;2005年

3 记者  姜小玲;懂英语的不少,好翻译却不多[N];解放日报;2006年

4 高崇;怎一个“练”字了得[N];中国邮政报;2006年

5 李菁;我国优质翻译人才匮乏[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朱音;外文局倾力服务北京奥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魏武;民族语文翻译,全国专兼职大军有10万[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魏武;民族语文翻译新进步折射中国民族工作成就[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9 王之枫;汉字数字“0”的字形和用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牟国栋;请按国家标准使用数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陈天助;《蚀》的文学语言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奚念;翻译在外国文学经典建构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文;《全相平话五种》语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柏亚东;唐代墓妼词语通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乐东;作格结构的功能分析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田兵;义项的区分与描写[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9 廖冬梅;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10 韩小荆;《可洪音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月慧;解构主义互文性理论视角下译本的进化[D];湖南大学;2009年

2 颜为之;毛泽东政论文语言特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荣;汉语骂詈语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4 武氏清平;“既……又……”格式的语义和语用特征[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5 张雪梅;《内经》词汇与《汉语大词典》[D];安徽大学;2007年

6 陈朝霞;朗诵艺术:从审美意蕴的内化到声音表象的外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兰;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在隐喻分析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9年

8 许海燕;《新书》反义聚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薇薇;选择与顺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梁萍;评方以智《通雅》对联绵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65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65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1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