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维吾尔语领有格“-ni■”的隐现规律及其成因

发布时间:2018-06-28 11:11

  本文选题:维吾尔语 +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ni■"是附加在维吾尔语名词性成分之后的一种格形式。"-ni■"的隐现有多种情况:"-ni■"前限定语和"-ni■"不出现;"-ni■"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ni■"不能出现,核心词后人称词尾也不出现;"-ni■"不出现,核心词后人称词尾出现;"-ni■"出现,核心词后人称词尾不出现。"-ni■"的隐现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
[Abstract]:"-ni" is a form of case appended to the noun component of the Uyghur language. There are a number of cases in which "-ni" looms: "-ni" pre-qualifiers and "-ni" do not appear; "-ni" can or may not appear; "-ni" does not appear. "-ni" does not appear, "-ni" appears, and "-ni" does not appear. "-ni" has its profound internal reasons.
【作者单位】: 喀什师范学院教务处;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维吾尔语-ni■的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09S89)资助
【分类号】:H2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玛依拉·阿吉艾克帕尔;;维吾尔语名_1+名_2短语结构[J];民族语文;2009年05期

2 李素秋;;汉维语名词在多重定语中的分布顺序及其理据[J];语言与翻译;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丁凌云;;双音节复合词语序排列中的认知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宣恒大;;现代汉语“名词+名词”歧义格式及其理解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周薇;朱乐红;罗炜;;汉语语序的“顺序象似性”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周伊;;量词“条”与“根”的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姜海艳;;事物,行为,性质三大词类范畴的同源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赵斌;吴志云;;量词“张”对名词选择的范畴化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李劲荣;从认知图式看两种表领属关系的主谓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蔡淑美;施春宏;;重叠形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四个世界理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3 李劲荣;;内涵、外延与汉语修饰成分的标记隐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6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琴;从象似性角度谈茶诗英译中“音”与“形”的传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倩;“(形+名)+动”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付瑶;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歇后语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立均;符号学视野下的汉字象似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钟海英;叙事时距和时序艺术化操作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句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孙兴锐;现代汉语“上”类方位词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敏;“的字结构”与“の字结构”的异同考察[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蔡雅思;“N_1(的)N_2”构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Joseph H.Greenberg;陆丙甫;陆致极;;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4年02期

2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3 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4 陆丙甫;;作为一条语言共性的“距离-标记对应律”[J];中国语文;2004年01期

5 鞠贤;维吾尔语“名·名”组合语义分析[J];语言与翻译;1993年03期

6 李祥瑞;现代维语的名名结构[J];语言与翻译;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苓;语言符号:任意性还是象似性——“语言符号象似说”的几个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2 王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郭莉;拟声词符号的象似性和任意性[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刘世英;汉语兼语结构的象似性探讨[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项成东,韩炜;语篇象似性及其认知基础[J];外语研究;2003年01期

6 陈红;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2期

7 宋德生;体验认知与语言象似性[J];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8 顾嘉祖,王静;语言既是任意的 又是非任意的——试论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互补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9 钟志刚;王广平;;从“福娃”看语言的隐喻象似性[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09期

10 李越;;语音层面的象似性[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阿里甫·库尔班;吾买尔江·库尔班;尼加提·阿不都肉苏力;;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网的数据库结构的设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热依曼·吐尔逊;依皮提哈尔·买买提;;维吾尔语语音语料库管理系统的设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维吾尔语鼻音的声学特征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梁洁;杨新璐;;维吾尔语韵律层级边界感知及其声学特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依皮提哈尔·买买提;吾守尔·斯拉木;;维吾尔语语音合成语音语料库的设计与标注[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6 古力米热·依玛木;艾斯卡尔·艾木都拉;;维吾尔语句韵律层级的人工标注规则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早克热·卡德尔;艾山·吾买尔;吐尔根·依布拉音;帕里旦·吐尔逊;买热哈巴·艾力;;基于混合策略的维吾尔语名词词干提取系统[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文旭;;隐喻的符号学解读[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徐畅;;从认知视角看皮尔士符号学理论[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阿依克孜.卡德尔;开沙尔.卡德尔;吐尔根.依布拉音;;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维吾尔语名词形态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寅 肖静芳;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技术可行市场难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记者井波、实习生郁萌;维吾尔语水平考试系统进入研发阶段[N];新疆日报(汉);2010年

3 陈学迅;王蒙谈维吾尔民族语言文化[N];新疆日报(汉);2005年

4 马莉;少数民族学生学汉语难在哪[N];伊犁日报(汉);2007年

5 石亿邋谢良奎 本报记者 傅鉴;彩虹应急翻译队:语言不再是鸿沟[N];人民公安报;2008年

6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所长 马戎;为了明天,今天还需更努力[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记者 买买提·艾克木;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调研组来吐[N];吐鲁番报(汉);2008年

8 ;《双语学习语音读本》首发[N];新疆日报(汉);2009年

9 通讯员王永吉;精河推进“双语”教育有实招[N];新疆日报(汉);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牛锐;保护语言多样性 构建和谐语言环境[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遐;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尼加提·苏皮;维吾尔语伊犁土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魏玉清;维吾尔语和谐现象的音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雪春;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倪宏鸣;维吾尔语和阿美语语言特征对比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阿布都那扎尔·阿布都拉;维吾尔语构词词缀历时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帕提古力·麦麦提;基于向心理论的维吾尔语语篇回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阿克里·先木西;维吾尔语表语—系动词谓语结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杜晓莉;《摩诃僧yG律》双音复合结构语义复合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红玉;广告语言中的象似性[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高伟;从英法汉基本句式看象似性理据[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何立均;符号学视野下的汉字象似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阳;词汇符号中的象似性和任意性纵览[D];四川大学;2003年

5 袁微;象似性视角下意象主义诗歌的文体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王静;论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互补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雅刚;基于对布朗与列文森礼貌原则批判上的象似性解决方案[D];湖南大学;2003年

8 刘世英;词序象似性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飞;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年

10 孔淑娟;广告语言的象似修辞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77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77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9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