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坦藏语语言学学术思想初探
本文选题:胡坦 + 藏语文 ; 参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摘要】:胡坦的藏语语言学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注重继承传统的藏语文学说,吸收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原理,创立藏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突出藏语在汉藏语系语言研究中的地位,推进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倡导并推动藏语文的应用研究,重视藏语科技术语研究以及藏语文的现代化。
[Abstract]:Hu Tan's academic thoughts on Tibetan linguistic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ocusing on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Tibetan literature theory, absorbing 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modern linguistics, and establish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ibetan linguistics; It emphasizes the position of Tibetan languag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Tibetan languages,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ino-Tibetan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advocates and promotes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Tibetan language,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of Tibetan technical terminolog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ibetan languag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分类号】:H2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胡坦;藏语科技术语的创造与西藏现代化建设[J];中国藏学;1998年01期
2 胡坦;;国外藏语语法研究述评[J];国外语言学;1993年02期
3 胡坦;;拉萨藏语中几种动词句式的分析[J];民族语文;1984年01期
4 胡坦;;略谈规则与例外[J];民族语文;1993年04期
5 胡坦;从化学元素藏文命名看藏语音译术语的特点[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1997年03期
6 胡坦;术语民族化问题──藏语科技术语的发展[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1年03期
7 胡坦;藏语科技术语的创制与标准化问题[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1998年03期
8 林秀艳;;藏语文是语言文字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访我国著名藏语专家胡坦先生[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胡坦;瞿霭堂;林联合;;藏语(拉萨话)声调实验[J];语言研究;198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宏开;藏语在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中的历史地位[J];中国藏学;1998年02期
2 朱红;试论藏语文在西藏现代化建设中的社会功能[J];中国藏学;1999年04期
3 周炜;西藏现代化过程中语言使用模式的分析和讨论[J];中国藏学;2001年04期
4 瞿霭堂;中国藏族语言文字研究五十年[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5 江荻;;现代藏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分类及相关语法句式[J];中文信息学报;2006年01期
6 谢广华;;拉萨藏语的句法结构[J];民族语文;1985年06期
7 马忠建;西夏语SOV型单句中宾语的形式[J];民族语文;2001年02期
8 黄树先;汉缅语长短元音比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夸加;;青海藏族大学生对藏语言变迁的认识[J];名作欣赏;2012年30期
10 周炜;当代藏语语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熊子瑜;胡方;;拉萨话的调形分类和推导[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江荻;;藏语声调形成的过程与社会历史系统状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3 江荻;;现代藏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分类及相关语法句式[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4 江荻;;藏语动词的及物性、自主性与施格语言类型[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罗天华;施格语言的形态—句法关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多杰东智;藏语安多方言动词的自主非自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郑靖茹;现代文学体制建立的个案考察:汉文版《西藏文学》与西藏文学[D];四川大学;2005年
5 赵敏;墨江哈尼族卡多话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李凯;西藏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术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巧凤;基于快速沃尔什变换的藏语音识别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曹东;作格分裂模式的连续统分析[D];北京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鹏;;藏语拉萨话动词的式及其表达方法[J];民族语文;198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学锋;;藏语文的现代转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米济生;杰出的藏语文研究奠基人之一——匈牙利学者乔马[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4年05期
3 田家乐;再探西藏的双语教学[J];西藏研究;1998年02期
4 扎雅·洛桑普赤;藏语专词术语混乱的症结在哪里——从在京藏语文翻译界翻译专词术语的原则和现状说开去[J];西藏研究;2004年04期
5 程列;关于藏语文如何适应现代社会之我见[J];西藏研究;1997年03期
6 ;第三届全国民族院校藏学暨藏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京召开[J];中国藏学;2003年02期
7 王红,周炜;西藏双语教学综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王青山;;青海省藏语文学术讨论会与工作座谈会在刚察召开[J];民族语文;1991年05期
9 丹增晋美,白玛次仁,索朗顿珠;西藏双语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西藏研究;1996年01期
10 胡星井;德吉;;藏语文新词汇不断涌现[J];中国西藏(中文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娥;;新疆多元文化刍议[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秉平;;大力发展现代化科技教育[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3 陈福琴;牛文玲;;浅谈现代化病房的护理管理[A];全国护理行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王列辉;;交通网络建设与港口发展[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孟凯韬;;《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简介[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6 贾德山;归瑞洁;;加快铁路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化带动铁路现代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洪立梅;;建设人居环境优秀城市的重要性及建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8 代吉成;;历史与世界视野中的政党体制发展规律初探[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宏榜;李建新;;从编辑活动的认识谈编辑出版现代化[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纪从亮;邹芳刚;史伟;;棉花生产融入现代农业的路径探索[A];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洛桑卓嘎;重视藏语文的普及和推广[N];西藏日报;2000年
2 记者 巴欧;地区召开藏语文暨翻译工作者协会换届工作会[N];日喀则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周明江 阿孜古丽 张黎黎;“拿起笔,我还是一名战士”[N];西藏日报(汉);2011年
4 列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做好我区藏语文工作[N];西藏日报;2000年
5 记者 岳富荣 王建新;西藏召开藏语文工作会议[N];人民日报;2000年
6 洛桑扎西;在气象服务中注重使用藏语文[N];西藏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洛桑卓嘎;区高法高度重视藏语文的使用[N];西藏日报;2000年
8 吴小军邋刘奕湛;中国藏语文在传承发展中走向现代化[N];人民日报;2008年
9 卓娜 黄静;西藏藏语文工作委员会来州考察[N];阿坝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薛文献;西藏媒体广泛使用藏语文[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黎黎;在永恒中结晶[D];苏州大学;2005年
2 刘志峰;政治转型与行政审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郭巍;知识的问题与《亨利·亚当斯的教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刘立勇;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秦秋田;大学的现代性审视与合法性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罗朋;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政治[D];兰州大学;2006年
7 王琦;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敏敬;文明的多维交往[D];西北大学;2006年
9 鞠连和;论新公共管理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鲁地;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构想[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涛;自由主义对美国十九世纪现代化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袁咏红;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国志;从现代化视角透视邓小平的民主政治建设思想[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继峰;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论析[D];西南大学;2008年
5 王安;论卫三畏的中国观[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6 宋陵宇;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现代”问题[D];吉林大学;2007年
7 何娟;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标志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张胜平;上海市轮船业同业公会研究(1925-1949年)[D];东华大学;2009年
9 李芳;毛泽东与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姜镇锋;法律视角下的合同关系现代化[D];扬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87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8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