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义关系的复杂性看语义词典建设
本文选题:语义关系 + 语义词典 ; 参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摘要】:语义理解已经成为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瓶颈问题,计算机实现自然语言理解,离不开语义词典。虽然目前已经开发出一部分语义词典,但是,从词汇语义学、句法语义学和篇章语义学来分析,现有的语义词典还难以全面反映各类语义关系。要实现自然语言的计算机理解,必须综合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最新成果,不断探索。
[Abstract]:Semantic understanding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computer processing of natural language. Computer can not achieve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without semantic dictionary. Although some semantic dictionaries have been developed at present, the existing semantic dictionaries can hardly reflect all kinds of semantic relationship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al semantics, syntactic semantics and textual semantic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mputer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language,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linguistics, computer science and cognitive science.
【作者单位】: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外语系;
【分类号】:H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树筠;应用话题界限标记提高听力认知能力——如何听懂英语讲座中的主题和次主题[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3期
2 方伟;会话语篇和书面语篇的连贯解读依据[J];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秦德娟;;以“意图性”为核心的语篇性标准探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秦德娟;;语篇“使成条件”观照下的《黔之驴》[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严灿勋;刘慧敏;;从语义关系的复杂性看语义词典建设[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玮;“固然”的语义分析及篇章功能[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龚一文;“即使”的篇章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文博;基于模糊核聚类和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多标签分类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胡书国;《俄亥俄的温斯堡》中的衔接与连贯现象分析[D];河北大学;2003年
5 贾晓东;汉语动宾搭配识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艳红;英汉语篇连贯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代晶;“甚至”的篇章功能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会彩;面向领域的自然语言理解中歧义处理、控制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硕;增量决策树中样例选择的影响与评价[D];河北大学;2010年
10 付欣;基于聚焦爬虫技术的Web本体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琳;;语义学论著的对比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2 孙福增;;语义学与语言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86年02期
3 王玮;;语义关系与英语词汇教学[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4 王凤英;;语义场理论和篇章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9期
5 张善能;;日语语义分类与语义关系[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6 王寅;;谈语义公式化[J];山东外语教学;1993年01期
7 李定钧;从语义学角度看英汉医学词汇的理解与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1999年03期
8 周小兵;;句义蕴涵与句义等同[J];语言研究;1992年02期
9 陈星;;以双关语为基础的英语智力谜语的语义学阐释[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10 尚晓华;高洋;徐瑾;;语义学中的语义成分分析再探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灿勋;刘慧敏;;从语义关系的复杂性看语义词典建设[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邱立坤;邵艳秋;;语义词典归类不当现象自动发现[A];第六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郭文宏;范学峰;;基于语义词典和本体知识的概念相似度计算[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4 长召其;张志毅;;语文性辞书的语义学原则[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5 王惠;俞士汶;詹卫东;;现代汉语语义词典(SKCC)的新进展[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李战子;;社会学的语义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王惠;;汉英机器翻译中基于大型语义词典的汉语词义消歧[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群秀;;现代汉语实词词汇语义知识的研究和实现[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邹文科;孟祥武;;基于语义Web的商品语义检索系统[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姚爱钢;武斌;易绵竹;;基于语义词典的俄语语义自动分析研究[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兴德;新视角下的语义学[N];光明日报;2005年
2 吴仕逵;穿工装的圣贤[N];中国邮政报;2006年
3 马生泓;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尔·德梅隆 他们站在风口浪尖[N];中华建筑报;2008年
4 秋风;“经济”的语义学分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冯天瑜 余来明;历史文化语义学的现状与未来[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记者 韩晓玲、通讯员 楚静;海内外学者共探语汇演绎历程[N];湖北日报;2006年
7 吴钟斌;专家激辩三亚“城市精神”[N];海南日报;2008年
8 记者 徐华西;模糊语言研究要注重更新方法[N];光明日报;2008年
9 罗红艳;探索语言奥秘的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本版编辑 沈家煊 傅小兰 蔡曙山;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峗;基于中文维基百科的语义知识挖掘相关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蒋本蓉;“意思—文本”模式的词库理论与词库建设[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俞咏梅;现代语言哲学视域中的汉语语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侠;配价理论与语义词典[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马亮;论卡尔纳普的意义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杨春立;产品知识管理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彭建平;商品说明语的语法语义语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景东升;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信息语义表达和服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9 王松琴;目标和干扰子的关系对空间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冯名正;Web服务组合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佳;语义关系与联结: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丽清;法律语言模糊性的语义学与语用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王岩;语义学视野中的音乐意义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09年
4 郭菲;设计语义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顾锋强;蒙太格语法研究述评[D];西南大学;2006年
6 范玲玲;双宾句的语义、认知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贺燕;现代维吾尔语量词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8 张萍;现代汉语标语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维玲;英语长句的汉译:语义块解释[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宝音;蒙古语常用动词与名词的义位组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97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9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