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翻译学理论逻辑范畴拓展方法论——兼论译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和价值论
本文选题:应用翻译学 + 逻辑范畴 ; 参考:《上海翻译》2013年03期
【摘要】:应用翻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需要深化与创新。本文从类、故、理的辩证逻辑范畴推衍关系出发,结合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提出了创新研究的"知识整体充实"原则,论述了宏-中-微观逻辑范畴体系建构的认知逻辑机制,描述了理论认识的区间性规律表征方式———典型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Abstract]:The study of applied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needs to be deepened and innovated. Starting from the category, reason and dialectical logic category, combining epistemology, theory of value and method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the whole enrichment of knowledge" in innovative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gnitive logic mechanism of constructing macro-meso-micro logic category system and describ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terval law of theoretical cognition-the unity of typical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
【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应用翻译学理论范畴拓展及其应用研究”(编号:2012WYXM-002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项目“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范畴的建构与拓展”(编号:CTS2012-02)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利沙;对《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英译文评析——兼论对外宣传翻译“经济简明”原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曾利沙;论投资指南的汉英翻译原则[J];国际经贸探索;2000年02期
3 周锰珍;曾利沙;;论关联性信息与价值[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2期
4 周领顺;试论企业外宣文字中壮辞的英译原则[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3期
5 曾利沙;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J];上海翻译;2005年01期
6 曾利沙;;从翻译理论建构看应用翻译理论范畴化拓展——翻译学理论系统整合性研究之四(以旅游文本翻译为例)[J];上海翻译;2008年03期
7 曾利沙;李燕娜;;从语境参数论看范畴概念“活动”英译的实与虚——兼论应用翻译研究的经验模块与理论模块的建构[J];上海翻译;2011年02期
8 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30年(1980—2010)[J];上海翻译;2012年02期
9 方梦之;;应用文体翻译研究的定位与范畴[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曾利沙;;基于语境参数观的概念语义嬗变认知机制研究——商务英语时文教学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利沙;;翻译教学中的预设思维训练——兼论译者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动因[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3期
2 曾利沙;对《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英译文评析——兼论对外宣传翻译“经济简明”原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曾利沙;;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以何为“专”——兼论“商专”的体系差别性定位与比较优势特色[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曾利沙;;体验-建构融通式笔译教学法理念与方法论——兼论语境参数与体验-建构的互动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曾利沙;;从认知角度看对外宣传英译的中式思维特征——兼论应用翻译技术理论范畴化表征与客观理据性[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曾利沙;姚娟娟;崔超;;社会文化认知语境参数的建构及其阐释机制——TEM8笔译教学理论与方法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刘会珍;;翻译中的语境意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刘国忠;胡一宁;卢申;黄世平;方英姿;;论建构主义与翻译教学——对翻译教学方法的探索[J];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周锰珍;曾利沙;;论关联性信息与价值[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2期
10 肖红;浅谈范畴词的英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进军;尹蔚;;2005年的语言理论研究[J];汉语学报;2006年04期
2 辛斌;李曙光;;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应用及跨学科研究——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综述[J];外语研究;2006年05期
3 章宜华;黄建华;;双语词典:繁荣背后的危机——兼谈词典的理论创新与借鉴[J];中国外语;2006年02期
4 汪国胜;苏俊波;;2005年的汉语方言研究[J];汉语学报;2006年04期
5 吴兆雪;凡靖;;治学与写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刘辰诞;;学术创新:理论、目标与方法——语言学研究创新的一点体会[J];外语学刊;2007年01期
7 尹蔚;;当前汉语语言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8 朱琳;;谈三本译学新著的理论创新[J];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尹秀娟;;近十年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谭载喜;试论翻译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希杰;;序[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孟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理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莺;张爱玲文学语言中的隐喻[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慧香;《修辞学发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2 王玲英;翻译操控与“信达雅”[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秦丽娟;幽默和张爱玲小说幽默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武耀博;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与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杨彦杰;鲍德里亚的符号学理论及其在传播学上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0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0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