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严复与林纾译述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5 12:17
【摘要】:正在我国,翻译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志记载,中国的翻译活动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日寄,南方日象,西方日提,北方日译"[1]王制篇。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语言不通,朝廷通过设置"象胥",即"翻译"来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这种翻译仅仅局限于方言间口头沟通与交流而大规模的文字翻译开始于汉代,以佛经的翻译为开端。而真正的文学翻译则开始于近
[Abstract]:In China, transl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ranslation activities in China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Zhou Dynasty. Dazhi, through his desire, sent by the East, the Southern Sun, the Western Riti, the Northern Japanese Translation [1]. Because our country has a vast territory and various languages are impassable, the court solves this problem by setting up "Xiang Xu", that is, "translation". However, this kind of translation is limited to the or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alects, and the large-scale text translation began in the Han Dynasty. Start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rue literary translation begins in the near future.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本椿;严复翻译思想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黄忠廉;严复翻译思想研究百年回眸[J];福建外语;1998年03期

3 丘铸昌 ,程翔章;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双子星座——严复与林纾翻译文学比较谈[J];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04期

4 袁荻涌;林纾的文学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峰;林纾翻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瑾;;论严复“信达雅”理论与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相似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何春燕;;从“操纵论”看林纾的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3 张洁;;改写理论视角下解读林译小说[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祝朝伟,林萍;“尔雅”的审美之维[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颜德如;严复翻译思想新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徐蕾;李里峰;;严复译著与“翻译的政治”[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邓婕;;译者主体性与翻译策略[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周红民;;从“信、达、雅”的经典化过程看翻译理论的社会属性[J];英语研究;2011年03期

9 刘军军;韩江洪;;林纾真的是“翻译家”?——“译者”身份与林纾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5期

10 邓婕;;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苏中立;;百年来严复研究的发展概述[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红;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冷惠玲;论译者风格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刘宏照;林纾小说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元彪;文章学视野下的林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翻译、投影以及译者的徒劳[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赵琰;基于自译者主体性的自译文学作品中的变译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梁斌;当思想家成为翻译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潘悦;翻译目的与译者伦理[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晨光;变译理论在高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贺小翎;清末民初对外国小说的译介:1898-1919[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李宏顺;从隐形翻译看译者的主体性[D];武汉大学;2005年

8 周松;译者:受控于他者的主体[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菁华;林译小说的前世今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小兵;严复的翻译目的与其“非正法”的翻译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乌传垶;论严复译著的主要特点及其翻译思想的历史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2 周昌辉;;严复的“雅”与桐城派的“雅洁”[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6年02期

3 劳陇;“殊途同归”——试论严复、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致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5期

4 黄雨石;关于严复的“信、达、雅”三难说兼及“宁信而不顺”问题[J];语言与翻译;1991年02期

5 刘超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线索研究[J];中国翻译;1994年04期

6 范仲英;一种翻译标准:大致相同的感受[J];中国翻译;1994年06期

7 陈全明;严复——我国译界倡导系统而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J];中国翻译;1997年03期

8 吴存民;论“信达雅”的有机完整性——兼评译论中的一种错误倾向[J];中国翻译;1997年05期

9 黄忠廉;重识严复的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2124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24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1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