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突厥语传据的基本类型及标记的主要功能

发布时间:2018-07-15 22:41
【摘要】:本文以中国境内突厥语族语言为主,对突厥语族语言的传据类型进行初步归纳,并对典型传据类型语法标记的基本意义和主要功能做简要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Turkic languages in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summary of the transmission types of Turkic languages, and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gnificance and main functions of the grammatical markers of typical transmission type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Berlin
【分类号】:H2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当代语言学;1997年02期

2 喻捷;;维吾尔语动词陈述语气的语法形式[J];民族语文;198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宇明;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考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康天峰,牛保义;疑问句语用因素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史金生;传信语气词“的”“了”“呢”的共现顺序[J];汉语学习;2000年05期

4 李宇明;整体与部分同词现象及其认知理据[J];汉语学习;2002年02期

5 曹宏;中动句的语用特点及教学建议[J];汉语学习;2005年05期

6 严辰松;语言如何表达“言之有据”——传信范畴浅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杨承兴;维吾尔语-γu/-gy古今谈[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陈晓云;《突厥语词典》与现代哈萨克语元音和谐比较研究[J];满语研究;1998年01期

9 喻捷;;维吾尔语动词陈述语气的语法形式[J];民族语文;1989年06期

10 那顺乌日图;;中世纪蒙古语a-、bü-及其演变[J];民族语文;199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司提反·米勒(Stefan Müller);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语法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张勇;维吾尔谚语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许国萍;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7 包萨仁;蒙古语族东乡语与汉语的接触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8 杨峥琳;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王树瑛;《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殷树林;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明媚;“并/可+否定”的主观性差异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2 张望发;“还A就B”超前夸张句式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3 盛丽春;或然语气副词“大概”、“也许”和“恐怕”的功能分析[D];延边大学;2003年

4 崔晓飞;现代汉语副词“倒”考察[D];河南大学;2004年

5 陈熹;面向对外汉语的几组语气副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龙娟;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偏误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肖任飞;非疑问用法的“什么”及其相关格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婷;“是否”引导的是非问句在汉语警察讯问中的使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9 刘靖;“一直”与“总”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杨玉玲;不及范畴比较句的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2 房红梅;;言据性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越;叙述者的艺术形态及其选择[J];理论与创作;1991年01期

2 李晖,王晓兰;从叙述者看《伊坦·弗洛美》的叙述艺术[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程德培;受指与能指的双重角色——关于小说的叙述者[J];文艺研究;1986年05期

4 于德山;叙述者心理品质分析[J];求是学刊;1996年06期

5 陈慧娟;论后新时期小说叙述者的凸现[J];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6 叶世祥;鲁迅小说的叙述者[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1期

7 刘绍信;;当代小说叙述者的五种形态[J];文艺评论;2005年06期

8 贾越;小说叙述者二题[J];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05期

9 金健人;叙述者的叙事功能(下)[J];文艺评论;1992年02期

10 赵耀民;良辰美景[J];剧本;199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立强;;电视频道的互动关系结构[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翰;;叙述者与作者的离合:韩愈传叙文的叙事学分析[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8年

3 周春英;;巴人小说叙述技法浅探[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4 徐东娟;;真正的主角——浅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叙述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项星;;从《最蓝的眼睛》中的叙述者看黑人女性身份构建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汪亚明;;在期待错位的背后……——评《逃跑》[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7 李珠鲁;;重读鲁迅的《狂人日记》——以意思沟通结构为中心[A];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瑞峰;;《小镇畸人》的和谐之美——叙述视野中的小说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礼牡;;试析《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洪o,

本文编号:2125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25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b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