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
[Abstract]:Orthodontic ~
【分类号】:H0-4;G649.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红;饶琪;;第四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所长)论坛在武汉召开[J];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2 龙生;应用语言学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市举行[J];汉语学习;1990年06期
3 熊涛;;“美国应用语言学协会2011年会”在芝加哥召开[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4 M·H·古波格洛;何潇;;第七届应用语言学国际会议[J];世界民族;1986年04期
5 王宗炎;;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J];当代语言学;1988年04期
6 肖溪;北京市语言学会应用语言学研究会正式成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03期
7 谢忠明;徐海铭;;《应用语言学》评介[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2年01期
8 ;新书简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03期
9 何自然;《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简介[J];现代外语;1989年03期
10 周有光;应用语言学的三大应用[J];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龙生;;应用语言学术语数据库[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2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于根元;;20世纪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许嘉璐;;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林仲湘;;学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语言学的科研工作[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夏中华;;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潜显理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宇明;;促进语言生活健康发展(代序)[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陈章太;;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闭幕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吴伟平;;国外法律语言学的形成、现状和分类[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郭慧志;王强军;刘华;张普;;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的构建[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力邋记者 毛东风;全国应用语言学论坛召开[N];吉林日报;2007年
2 宗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语言学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沈玉;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在徐州举行[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金鑫;14卷世界语言学巨著在华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通讯员 郭龙生 记者 陈瑞昌;应用语言学应为国家发展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孙敏 实习生 刘于勤;方言与普通话:一个也不能少[N];桂林日报;2007年
7 记者 卜松竹;“身份证”应是“身分证”?[N];广州日报;2006年
8 王琪 时爽 张义冉;现代汉语怎样筛选网络语言[N];光明日报;2006年
9 成才;我省部署2008年语言文字重点工作[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10 匡鹏飞;语言研究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语言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俊儒;中英文应用语言学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分析与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立平;关于形态变化对语序及主语脱落影响的历时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4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宗利;限定性关系结构的句法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6 谢学敏;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流行语释义信息自动提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芮清;中、英两国应用语言学发展状况对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国强;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的语类对比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3 刘瑞玲;应用语言学中的一分为二[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双;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葵;汉语拼音在对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郑丽娇;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融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林思佳;语言学概论网络精品课程文字部分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娜;汉人取名的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伟超;基于语料库的应用语言学科研论文结论部分的体裁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金铠;本族语与非本族语应用语言学学位论文摘要的词汇模式之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6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2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