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方言右重韵律结构的表现形式——连读变调、韵律结构、句法结构的相互关系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tinuous tone variation in Shaoxing diale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inuous tone variation, prosodic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flat tone" in the continuous tone of Shaoxing dialect can represent the stres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Shaoxing dialect is a right-heavy prosodic structure, the stress of prosodic structure is dominated by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the right-heavy prosodic structure is realized by the successive tone modification of ton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项目号:11ZS47)成果之一
【分类号】:H1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2 颜景助;林茂灿;;北京话三字组重音的声学表现[J];方言;1988年03期
3 李小凡;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层级和类型[J];方言;2004年01期
4 端木三;;重音理论和汉语的词长选择[J];中国语文;1999年04期
5 王志洁;冯胜利;;声调对比法与北京话双音组的重音类型[J];语言科学;2006年01期
6 钱乃荣;;吴语声调系统的类型及其变迁[J];语言研究;198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银霞;;河南方言中“个”的弱化与音系-句法协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周海霞;;牛蹄赣语两字组连读变调的音系学解释[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祁峰;;单音节形容词和名词组合的选择性机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杨慧;;现代汉语Vs较Vd多现于主宾位置的韵律成因[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郭建华;;晋方言研究综述[J];大家;2010年03期
6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7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8 张国宪;形名组合的韵律组配图式及其韵律的语言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9 周韧;;音系与句法互动关系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6年01期
10 张吉生;;绍兴方言连读变调的底层声调特征[J];当代语言学;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3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金星;听障儿童韵律词重音的声学特征及生成特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清平;“里”、“里面(头、边)”的共时历时考察及方位词的双音化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殷治纲;汉语普通话朗读语篇节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邸宏香;《辨音纂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兴锐;现代汉语“上”类方位词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斌;张掖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素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戴婷;泰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句重音声学特征[D];暨南大学;2011年
5 韩钰;中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作文中的韵律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向然;镇江方言语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杨璐;北京话双音节词重音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李芬;双音结构“X以”的词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罗欢;“A_1+A_2”组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秀玲;“不X是”字串分词歧解及消歧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2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3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4 蔡素娟;闽南语连读变调与词素变体选择假设[J];当代语言学;2002年03期
5 李荣;温岭方言的连读变调[J];方言;1979年01期
6 叶祥苓;苏州方言的连读变调[J];方言;1979年01期
7 张盛裕;潮阳方言的连读变调[J];方言;1979年02期
8 贺巍;获嘉方言的连读变调[J];方言;1979年02期
9 张惠英;崇明方言的连读变调[J];方言;1979年04期
10 张家茂;苏州方言上声和阴去的连读变调[J];方言;197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玉柱;郑旭飞;;浅谈语言表达中的重音技巧[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2 王新华;;北京话变调的种类和层次[J];东岳论丛;2008年04期
3 仲晓波,杨玉芳;国外关于韵律特征和重音的一些研究[J];心理学报;1999年04期
4 李静;朗读中重音的确定与表达[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5 陈萍,杨清富;朗读中重音的确定与表达[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4期
6 郝玉田;听说课必须注意语流中的语音特点[J];外语电化教学;2000年03期
7 陈萍,杨清富;朗读中重音的确定与表达[J];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郑献芹;;谈重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张彦;;句重音与句末语气词的时长和能量[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10 陈昌仪,蔡宝瑞;吉安市方言的指示代词[J];吉安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媛;李爱军;;论普通话重音的层级性——基于语音事实的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王奖;阿里木·玉苏甫;刘杰;;论汉语与维吾尔语重音[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3 卢颖超;李雅;陶建华;许小颖;;连续语流中重音标注和大规模重音语料库建设[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4 卢颖超;李雅;陶建华;许小颖;;连续语流中重音标注和大规模重音语料库建设[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5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6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7 林茂灿;;普通话孤立句的韵律结构和FO下倾[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白纯;;英汉语超切分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10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武叶巧;重音对歧义的分化作用[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探索普通话自然连续语音之规律[N];光明日报;2001年
3 邵敬敏;消除歧义的手段——歧义总论[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2 祁峰;现代汉语焦点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易花萍;汉语名词陈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殷治纲;汉语普通话朗读语篇节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敖敏;基于韵律的蒙古语语音合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贾媛;普通话焦点的语音实现及音系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7 王家年;汉语vP的优选句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乌吉斯古冷;蒙古语标准音朗读语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慧;重音参数理论观照下的自然话语双音节词节律实验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张岭;基于评价理论对中国国家宣传片韵律结构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3 沈洁;语音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王园园;北京话二字组重音节律句法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邵鹏飞;方言普通话和普通话的韵律比较及评测系统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易新奇;长沙方言的韵律重音[D];湖南大学;2007年
7 束益琴;现代汉语焦点及其表现手段[D];扬州大学;2008年
8 刘海霞;汉语普通话情感语调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卿;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普通话轻声的产出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10 于丽;维吾尔族高校预科生汉语韵律偏误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31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3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