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江淮官话古阴声韵字收m尾现象考察
[Abstract]:In modern Jiang-Huai Mandarin of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ere is a phenomenon that some middle ancient yin rhyme characters are read at the end of the vowel. These words mainly come from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flow and fruit photography, in which the most. In the real reading, the m-tail shows the features of lip closure, nasal tone color is not obvious, and the closing vowel occupies the position of u and Y. in the local phonology recorded by the tradition. The reason is the vowel pushing chain (vowel) and assimilation sound change in the local phonology. The high vowel push chain causes the u, which is already a high vowel, to be forced to come out of the high top, and the assimilation drives the y high top out of the same high vowel. U and y high top are erased first, and then the nasal sound changes, and finally the m tail is brought along.
【作者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养计划项目资助(181200000202)
【分类号】:H1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晓农;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J];民族语文;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曾晓渝;略谈语音的演变[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吴波;;合肥话“-i”、“-y”音节声韵母前化再探[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朱晓农;寸熙;;试论清浊音变圈——兼论吴、闽语内爆音不出于侗台底层[J];民族语文;2006年03期
4 魏来敏;;论汉语阳声韵尾演变的语音条件[J];语文学刊;2006年14期
5 孙宜志;;合肥方言泥来母今读[z]声母现象的探讨[J];中国语文;2007年01期
6 朱晓农;;我看流派——语言学中的三大潮流[J];语言科学;2006年01期
7 麦耘;汉语史研究中的假设与证明——试论一个学术观念问题[J];语言研究;2005年02期
8 朱晓农;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J];民族语文;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来;兰银官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2 唐伶;永州南部土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Pawel Matulewicz(帕维尔·玛突来维切);吴语瓯江方言韵母演变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胡萍;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波;江淮官话语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钟智翔;论缅语语音的历史分期与历史发展[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7 邓享璋;闽北、闽中方言语音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徐越;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李建校;陕北晋语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孙小花;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国;唐洋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陈昌霞;射阳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颜峰;郯城(重坊)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余江;四川官话雅棉小片入声归阴平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5 刘旭红;射阳方言语音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6 荀海燕;江苏方言音韵个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7 杨荣华;四川安岳大平话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8 阿力木江·托乎提(Alimjan Tohti);维吾尔语语音和谐规律处理及其软件设计[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侯超;合肥方言高元音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琳;祁门(箬坑)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晓农,夏剑钦;上海音系[J];当代语言学;1996年02期
2 潘悟云;;吴语的语音特征[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3 朱晓农;从群母论浊声和摩擦——实验音韵学在汉语音韵学中的实验[J];语言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平;;宝应方言语音初探[J];语言研究;2011年02期
2 崔彦;;江有诰的古韵研究及其影响[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周政;;安康方言的文白异读与安康的方言接触[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杨正超;;汉语中否定词“没得”的来源及其演变方向——以唐河方言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耿军;;安徽怀远话的“嵌l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杨蔚;;从音韵现象看湘西乡话与湘语的关系[J];语言研究;2011年03期
7 邵丹丹;;无为方言词汇特点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8 钱毅;;宋代江浙方言分区初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徐朝东;;敦煌韵文中阴入相混现象之考察[J];语言科学;2011年04期
10 唐丽丽;;历史时期安徽境内方言分区[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翁春;;试析中古-m尾韵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发展的不平衡性[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蔡丽华;;《音韵日月灯》研究——省辞书学会第五届大会发言报告[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林吟;;福州方言韵书《戚林八音》与《加订美全八音》的比较[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林双萍;;谈汝城话[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魏薇;;论韵图中入声韵与阴阳声韵相配的变化——兼论入声塞音韵尾的消失[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韩玉华;;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样本库采集方案初探[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潇;剑磨八年 璧合中西[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撰文 李奇瑞;婉曲轻柔九江话[N];九江日报;2008年
3 ;台湾民间方言之源流[N];海峡时报;2001年
4 陈宗道;宝应方言里的吃[N];扬州日报;2006年
5 陈婉婉;规范语言文字,你做得怎么样?[N];安徽日报;2008年
6 陈贤庆;从官话到普通话[N];中山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何瑞林;扬州话将录音永久存库[N];扬州日报;2009年
8 吴影 ;吴侬软语[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蒋廷玉;有声库存,让方言文化跨越时空[N];新华日报;2011年
10 蔡燕雁;鼻音n和边音l的辨正[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存雨;江苏江淮官话音韵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郭丽;湖北西南官话音韵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郑伟;太湖片吴语音韵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唐七元;汉语方言同源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蔡华祥;盐城(步凤)方言动态助词及相关语法手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周杨;计算机汉语方言辨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建;安徽太湖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楠;祁门军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何自胜;六安话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小燕;宣城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泉;桂北平话阴声韵的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6 黄拾全;皖西南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吴芬芳;石门方言音韵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8 姚小烈;铜陵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9 王莹;张可久散曲用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卫虹;江阴市方言语音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37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3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