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权力与操纵——也谈林纾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8-07-27 10:25
【摘要】:勒菲弗尔认为权力产生知识和话语。权力通过赞助、诗学及译者意识形态等在林纾翻译活动的不同层面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林纾所处的特定时代的社会历史因素的探讨,以期对林译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作更深入的阐释,揭示权力对于译者翻译观的操纵作用。权力、意识形态、赞助和诗学成为影响翻译文本最后形成的关键因素。
[Abstract]:Lefevere believes that power produces knowledge and discourse. Power exerts influence on Lin Shu's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hrough sponsorship, poetics and translator's ide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of Lin Shu's particular era in order to give a deeper explanation of Lin's translation as a special historical phenomenon and to reveal the manipulation of power on the translator's view of translation. Power, ideology, sponsorship and poetics a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inal formation of translated text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经费编号:A-3138-10-01003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毅;;女性身份的构建与本土文化身份的塑造——中国20世纪文学翻译中女性形象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方国武;;叙事视点与政治意义——晚清谴责小说政治叙事的形式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王冬杰;刘杰辉;;“林译小说”中的赞助人因素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何飞;;显形的译者——董秋斯文学翻译思想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5 刘洪涛;刘倩;;论林译小说《迦茵小传》中的创造性叛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于翠玲;;中学生名著读物的出版偏向——兼论从媒介素养角度引导中学生阅读名著[J];编辑之友;2011年04期

7 高兴;;“为斯文一线之延”的“风雅”之争——论林纾的古文观及其历史际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肖萌;许鲁之;;功能翻译理论观的超越——评林纾译本《黑奴吁天录》中对宗教问题的处理[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何春燕;;从“操纵论”看林纾的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10 吴小琴;;从权力话语理论再看林纾翻译中的“讹”[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志光;;林译《黑奴吁天录》中的民族文化意识分析[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琼英;;鲁迅语言观与翻译策略关系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影君;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1897-1927[D];辽宁大学;2011年

8 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潘红;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潇予;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比较David Copperfield四个中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腾国立;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邵会;《茶花女》汉译本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传银;论复译的翻译伦理学视角[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杨理治;佛性的沉浮[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徐静怡;林纾翻译研究的释义学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林佳;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张资平小说的艺术特质[D];江南大学;2010年

8 庄小珊;明清福建曲家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岳文静;从译者伦理角度研究林纾的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10 黄海静;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妾妇形象探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晓玲;;通过权力话语理论看林纾翻译策略的选择[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孙文龙;齐军;;晚清翻译现象的多元系统论阐释[J];社科纵横;2006年02期

3 李新征;;意识形态对翻译策略的操纵——《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崔璨;;析《巴黎茶花女遗事》翻译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2期

5 郝岚;;读者预设·翻译策略与晚清小说翻译的独特性[J];长江学术;2007年01期

6 李明;;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苗芬;;从《黑奴吁天录》看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郭凤青;;论不同意识形态对译者主体性及翻译策略之操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丘秀英;;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策略的操纵[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10期

10 袁夕娣;;《红楼梦》中“笑道”译法[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田英;;翻译策略透视[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邹玉婷;;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江兴平;;关于船舶抗大风浪的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浪与船舶航行安全及防抗台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朱天文;;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评美国新闻期刊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A];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9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严魁;;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志光;;林译《黑奴吁天录》中的民族文化意识分析[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绍祥;;翟理斯与英译《聊斋志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阎庆祝;;浅谈锚在船舶操纵中的应用方法[A];湖北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论文集[C];2005年

10 张辉;李永级;杨艳明;;穿浪双体船航行性能及操纵注意事项[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毕苑;林纾和他的《修身讲义》[N];团结报;2010年

2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濮阳荣;从福娃英译看翻译策略问题[N];文艺报;2008年

3 记者 吕壮;黄金价格不容操纵[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4 李巧宁;谁在操纵0048[N];重庆商报;2001年

5 吴锋;操纵股价的10种手段[N];证券时报;2001年

6 凯纯;格鲁伯曼:操纵美国电信的“上帝之手”[N];中国经营报;2002年

7 杨玲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林译的认同错位与文化调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牛爱民 张旭东 李煦;中科创业操纵股价案开庭[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肖志营;权威与操纵让品牌突围[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0 郑红;坚决防止人为和权力因素干预规划[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宏照;林纾小说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丽华;林纾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林元彪;文章学视野下的林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杨;林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李志强;现金流量信息含量与操纵[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吴s,

本文编号:2147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47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c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