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名量组配的典型性与量词教学的系统性问题——以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31 16:24
【摘要】:名量组配的典型性主要针对名量组配的常用性和名量之间语义特征的相容性而言。强调教学过程名量组配的典型性,是为了提高量词教学的效率。名量组配的系统教学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量词为出发点,一种是以名词为主导。教材以动态的语篇为基础,名量组配的过程总是先确定描述的对象,再选择量词,某些名量组配可能并非典型、常用的组配,学生对量词的学习缺乏系统性。从量词教学的效果来看,可以有意识地以量词为视角,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弥补课文中可能出现的名量组配的典型性不足、量词教学的系统性不够等问题。
[Abstract]:The typicality of name matching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mmon usage of name matching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semantic features between nam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ifier teaching,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typical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name and quantit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re are two ways of systematic teaching: one is based on quantifiers and the other is nouns. The textbook is based on dynamic text. The process of nominative matching is always to determine the object of description and then select quantifier. Some nominal-quantity matching may not be typical, the common matching,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of quantifier is lack of systematicness. According to the effect of classifier teaching, we can consciously take some "remedial"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ifier, to make up for th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typicality of nominal-quantity combination and insufficient systematicness of quantifier teaching.
【作者单位】: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现代汉语标记词羡余研究”(项目编号:06JC74001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现代汉语虚词语义标记功能羡余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09EYY003)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汉卫;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薛健;;量词“个化”问题管见[J];汉语学习;2006年05期

3 戴梦霞;对外汉语名量词选用教学的一点探索[J];汉语学习;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飙;成语拼音书写格式刍议[J];辞书研究;2005年01期

2 黄伟;旷书文;;试论对举结构的分类与功能[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札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蒋宗霞;现代汉语量词的分类及其发展趋势[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李铁范;;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词类地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曹国军;高师专科现代汉语课程教材与教学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7 王志芳;量词“个”的使用泛化管见[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郭建华;;量词“点”和“些”用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聂春梅;临时物量词的空间义及其对语法功能的影响[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姚双云,樊中元;汉语空间义量词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朱晓军;;量词分类小议----兼谈“量词”英译问题及英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萧国政;;量词“把”的分类及使用——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再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金珍我;;韩国学生借助母语迁移习得汉语词的利与弊[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4 熊文;张玲;;一种基于规则不依赖于分词的中文数量短语的识别[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朴珉秀;现代汉语方位词“前、后、上、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谨香;汉俄语名词性短语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刘柏威;俄汉语量范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许凤才;俄汉语主从复合句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莲;《水浒全传》的数量表达方式[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景萍;汉语量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兼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郑旭玲;面向机器翻译的汉语短语语义模式规则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崔尔胜;《水浒全传》量词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6 吴凌云;动量短语句法歧解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孙珏岷;和不定量词“些”、“点”相关的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增宏;论戴厚英小说《脑裂》的语言张力[D];安徽大学;2004年

9 陈欢;器官量词的多视角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唐海琴;汉语集体量词与英语集体单位名词的对比及翻译[D];广西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苗博;;也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语文学刊;2009年22期

2 谢玲玲;;说“张”道“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彭媛;;由量词“串”管窥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5期

4 李蕊蕊;;谈汉语量词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以量词“道”为例[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5 王磊;周励;;从汉英表量差异看对英美留学生量词教学的对策[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1期

6 周伊;;量词“条”与“根”的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雯燕;对外汉语个体量词教学的层级和方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6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56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6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