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不同语义关系下形容词组合的句法表现

发布时间:2018-08-11 09:00
【摘要】:不同语义关系(异类与同类)情况下,形容词组合可以充当定语(黏合式和组合式)或谓语。定语方面,异类形容词组合倾向于充当黏合式定语,且两个形容词分别作内外两层"形名"结构的定语;同类形容词倾向于"凝结"为一个类似于双音节形容词的整体,充当组合式定语和黏合式定语。谓语方面,与异类形容词组合相比,同类形容词组合更倾向于充当谓语。其主要原因是形容词的语义关系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名词短语的结构关系不同。同类形容词组合的词汇化倾向明显,是较为固定的组合;而异类形容词组合基本上没有词汇化倾向,是临时的组合。
[Abstract]:Adjective combinations can act as attributives or predicates under different semantic relationships. In the attributive aspect, the hetero adjective combination tends to act as the cohesive attributive, and the two adjectives are used as the attributive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wo layers of "form and name" structure, and the similar adjectives tend to "condense" as a whole similar to the two-syllable adjectives. Acts as a combined attribute and a cohesive attribute. In the predicate aspect, compared with the hetero adjective combination, the similar adjective combination is more inclined to act as the predicate.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semantic relation of adjective is different, and the structure relation of noun phrase is different. The lexicalization tendency of the similar adjective combination is obvious and is a relatively fixed combination, while the hetero adjective combination basically has no lexicalization tendency and is a temporary combin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编号:10&ZD126)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APD)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SJB740012)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编号:CX07S-010r)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国宪;形名组合的韵律组配图式及其韵律的语言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2 张国宪;单双音节形容词的选择性差异[J];汉语学习;1996年03期

3 张伯江;;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1期

4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J];中国语文;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巧云;;联合四字熟语的句法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6期

2 王付君;;性质形容词的价[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翟会锋;;状态形容词的韵律特征[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甘斐哲;邱凌;;《庄子》形容词作定语情况考察[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徐枢;谭景春;;关于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J];辞书研究;2006年01期

6 刘朝华;;“形名”组合与“形的名”组合[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王文丽;赵军;;极性程度副词对形容词的选择限制[J];大家;2010年19期

8 张国宪;形名组合的韵律组配图式及其韵律的语言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9 赵月琳;;形容词生动形式直接作定语初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陈艳芳;;英汉感叹句对形容词的选择[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爱玲;汉语、印尼语限定性与描写性状语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3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10 刘雪芹;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宋艳;枣庄话状态形容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国松;双音形容词内部的句法功能一致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涛;汉语中程度表达与状态表达的冲突与融合[D];暨南大学;2011年

5 邓欢;“大”及“大”族副词的意义及其演变[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f ;温州话动词和形容词重叠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李小聪;作定语的“好好儿”的考察与对外汉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闫文硕;状语维度的现代汉语双音性质形容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翔;AABB式和ABAB式形容词重叠形式与对外汉语教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景梅;留学生习得否定副词“不”“没有”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ames D.McCawley ,张伯江;汉语词类归属的理据[J];国外语言学;1994年04期

2 朱德熙;;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J];方言;1993年02期

3 张国宪;;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充当句法成分功能差异考察[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4 张国宪;;论对举格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5 陆俭明;“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1990年01期

6 陆俭明;“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补议——对读者意见的回复[J];汉语学习;2001年06期

7 吴长安;汉语中存在“‘名’修饰‘形’”结构[J];汉语学习;2002年02期

8 张国宪;单双音节形容词的选择性差异[J];汉语学习;1996年03期

9 张国宪;;形动构造奇偶组配的语义·句法理据[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10 沈阳;;词义吸收、词形合并和汉语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霞;;“随便”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兼论述宾短语演化的一般规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05期

2 李咏梅;具有特殊语义关系的定中结构分析[J];学术交流;1999年03期

3 周丽颖;;从形名结合方式看多项单音形容词的连用次序[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蒋静忠;;形容词定语的逆向指向研究[J];汉语学习;2009年01期

5 刘松汉;形容词作状语、补语情况再考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6 邓艳平;黄维;;“摩天”词性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4期

7 张小柳;;赣语新余(水北)方言“X+人”式形容词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10年05期

8 宋玉柱;;“大”的区别词用法[J];中国语文;1994年06期

9 盛海玲;英语后置定语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10 齐沪扬,王爱红;形容词性短语与形容词的功能比较[J];汉语学习;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新传;;余江话的“里”尾[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文燕;;区别词新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群秀;;现代汉语实词词汇语义知识的研究和实现[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秀敏;;浅论现代汉语介词结构及其语法功能[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5 王宁;苑春法;黄昌宁;;汉语名词和形容词的聚类算法研究[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修辞格形式的简化[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应学凤;;“不大”词汇化试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建艳;;浅析“而”字在汉语理解中的特殊价值[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正确使用“的地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肖忠华;郎读、朗诵中停连的运用(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3 李国华;也说“楼××”类ABB式新词[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4 张仲景国医学院 沙恒玉邋沙涛;古医籍中的语序变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沈锡伦;语言单位的搭配关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6 戴昭铭;同舟共济[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7 王学忠;“锱铢必较”能接宾语吗?[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8 康丽丽;ABB式形容词初探[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9 肖晓晖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由合至离:语言的类推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朱文献;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晶;现代汉语实词句法功能的不对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周日安;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李永军;汉语的状语及其英译、葡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解植永;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彭建平;商品说明语的语法语义语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孟艳华;事件建构与现代汉语结果宾语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娟;《韩非子》形容词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杨丽;从《论语》、《孙膑兵法》看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句法功能的多样化和复杂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朴星;动宾式动词的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虹;定语在句中移位作其他成分的情况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孙薇;单音节形容词做定语和谓语的历时性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黄氏娴;汉语和越南语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许丽;“A起来”结构的语义、语法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李婧崴;“A+下来”格式的句法语义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罗程;对外汉语教学词群教学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常艳勇;《荀子》述宾语义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76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76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8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