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五灯会元》祈使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4 16:00
【摘要】: 祈使句是汉语句类中的重要类别之一,它语用功能丰富,表达形式多样。对于祈使句的研究,现代汉语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相关的历时研究尤其是古代的专书研究还显得不足。 本文首先从形式角度出发考察《五灯会元》中的祈使句,以祈使句的形式标记特征为切入点,详细描写了以副词、能愿动词、动词和语气词为标记的祈使句。在此基础上,归结《五灯会元》祈使句的使用特点,揭示其演变规律和时代特征。 在注重把握祈使句语境的前提下,本文还着重从句法形式、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三方面对《五灯会元》祈使句进行了综合考察。论文的最后结论是:《五灯会元》祈使句凝聚着较多的时代特征;其句法形式上既有对前代的继承,更有新的发展;其语义模式基本奠定了现代祈使句的语义框架;其语用功能在特定语境中往往呈现出多样性。
[Abstract]:Imperative sentence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categories of Chinese sentences, which have abundant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various forms of expression.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imperative sentences in Wudenghuiyuan from a formal point of view and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imperative sentences marked by adverbs, can-wish verbs, verbs and modal partic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formal markers. On this basis, i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 of imperative sentences in Wudenghuiyuan and reveals their evolutionary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n the premise of grasping the context of imperative sentences, this paper also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imperative sentences from three aspects: syntactic form, semantic features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Its semantic model basically establishes the semantic framework of modern imperative sentences, and its pragmatic functions tend to show diversity in specific contexts.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葛荃;;从《五灯会元》看禅之本义——兼及禅·儒学与茶[A];禅茶:历史与现实[C];2009年

2 江荻;;藏语不规则动词的信息标注方法[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杨立青;面对“世界”:从焦灼到从容[N];深圳商报;2010年

2 叶雪萍;日头[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3 ;以新视觉研究畲族问题[N];福建日报;2003年

4 刘斌;汉字释义 道[N];吉林日报;2000年

5 殷小林;古代灯具收藏[N];中国老年报;2001年

6 胡迎建;破解八大山人研究的谜团[N];江西日报;2003年

7 董中锋;释词与佛教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朱慧;“不机迷说书”尹海鹏[N];山西日报;2004年

9 笑 尧;如何应对“玻璃瓶困境”[N];中国质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俊铨;禅宗典籍《五灯会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司罗红;句子功能的线性实例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康庄;唐五代禅宗非言语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林新年;《祖堂集》动态助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汤春艳;篇章类型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洁;《五灯会元》祈使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龚峰;《五灯会元》祈使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金颖梅;韩汉肯定祈使句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4 王智强;敦煌变文祈使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嵩;日汉语祈使句对比[D];吉林大学;2010年

6 方岩;英汉祈使句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马凤霞;《歧路灯》祈使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孟艳红;《五灯会元》程度副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宋红晶;现代汉语祈使句语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武琳晗;现代汉语中“小心X”的认知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01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01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2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