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生汉语词语习得研究
[Abstract]: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words from Chinese in Korean, which form a complex relationship with Chinese words in the aspects of sound, form and meaning, and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Korean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Korean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Chinese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Han Han homonym, heteronym, near-synonym and so 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tinctions between Korean and Chinese word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quisition. The results are explained in terms of language transfer, vocabulary acquisition patterns and frequency effect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热依汗·艾尔肯;;少数民族汉语学习成功者学习策略分析及教学建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张鸿博;;论海外华文教育与汉语国际推广[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6期
3 王艾;;用“数字化”杠杆撬动汉语学习国际市场[J];出版广角;2011年08期
4 郭新爱;;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J];民族翻译;2011年02期
5 曾加劲;;对外汉语情景探究策略研究——基于来华成年留学生的认知特点[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李艳秋;;韩国语和汉语中和龙相关的熟语的对比[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江新;;解决汉字难学的对策[J];国际汉语;2011年01期
8 唐亚唯;;当了一回音乐老师——“我在泰国教汉语”系列之十[J];湖南教育(上);2011年09期
9 陆俭明;;全球汉语热背景下的两岸汉语学界合作的内容和思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叶雯雯;;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俗词语研究[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俭明;;汉语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广瑜;;当前汉语国际化的机遇、挑战及对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毕玉德;;韩国语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C语言描述及其计算机实现[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建勤;;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6 毕玉德;程兰涛;;韩国语动词语义分类树的推导[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郭宏;;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语音偏误例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闻亭;;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对待目的语群体态度及习得动机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10 刘荣;刘娅莉;;欧美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与汉语水平的提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晓向;“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开辟学汉语捷径[N];工人日报;2009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陈珊;中文魅力风靡世界 汉语考试前景可观[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记者 时阳;“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在疆引起轰动[N];大庆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李飞 邵晶岩;“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获新疆推广权[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帕娜坤·达吾提别克;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汉语的兴趣[N];伊犁日报(汉);2010年
6 记者 赵晖;汉语学习从“兴趣型”转向“职业需求型”[N];天津日报;2010年
7 骆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需求: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苗福生;汉语应当传递什么?[N];中国财经报;2011年
9 重楼;有多少外国人在学汉语[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赵婀娜 杨丽萍;测试,能否让汉语更纯粹[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WAI WAI THI (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5 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金莉娜;韩(朝)汉语篇结构标记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申慧淑;城市朝鲜族语言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白莲花;韩汉语语序类型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立娜;韩国语‘(?)’类共动句与汉语请求句的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2 王楠楠;韩国语条件关系连接词尾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吉子;汉语“什么”和韩国语“(?)”对比[D];延边大学;2002年
4 崔丽花;关于电影体裁翻译的若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沈宇;汉韩英语词义对比研究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全香兰;汉语“进/出”与韩国语“(?)”的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7 金恩京;关于提高韩国高中生汉语交际能力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姜美玉;从若干汉语文化词语看文化因素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9 王克然;非目的语环境中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高宁栏;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02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0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