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从《国语》看先秦汉语词素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09-07 20:40
【摘要】:通过对《国语》词素穷尽性的考察,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先秦汉语词素的发展情况:1)成词和构词的功能分化,将其词素分为专职成词、专职构词以及兼职词素三种类型;2)词素义的发展,尤其对兼职词素的词素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描写;3)词素系统的发展。先秦汉语词素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原有词素类型的发展和新词素类型的出现两个方面,文章重点探讨了词缀、合成词素和非词词素,它们在汉语史上都是从先秦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xhaustion of morpheme in Mandar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morpheme in Pre-Qin Chinese: 1) the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word-forming and word-formation, and divides the morpheme into full-time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rpheme meaning of full-time and part-time morphemes,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rpheme system of part-time morpheme. The development of morpheme in pre-Qin Chines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wo aspects: the development of original morpheme type and the appearance of new morpheme typ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ffix, synthetic morpheme and non-morpheme. They all developed graduall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ince the pre-Qin Dynasty.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敏;分析词义引申应扩展到语素[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长书;《国语》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军;;古代汉语“有”字句研究综述[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李仕春;;从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单音词复音化现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淑华;今文《尚书》词义引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张少英;动词释义元语言研究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朴京淑;《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乙级复合式动词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张印;从内涵和外延谈英汉词义对比及其翻译对策[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徐琴;《国语》形容词语法试述[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时宏扬;《文选》叠字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苏振华;《国语》因果类复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晓黎;;传承语素在现代汉语词语构成中使用情况的考察——以一组与人体相关的传承语素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琼;;“红”的义位结构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付岳梅;刘强;应世潮;;语素的语法类别与构词能力辨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朱斌;;《现代汉语词典》的“特指”释义法[J];辞书研究;2011年04期

4 王铭宇;;汉语主谓式复合词与非宾格动词假设[J];语文研究;2011年03期

5 梁吉平;陈丽;;《汉语大词典》辨误两则[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孙淑娟;黄国华;;“可”是不成词语素吗?——兼谈“可”的意义与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焱;孟繁杰;;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汉字输入量及字目选择[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马彪;;“做”与“作”的使用与规范[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柯立夫;;《高丽史》中的蒙古词语阿吉儿合蒙合(英文)[A];蒙古史研究(第二辑)[C];1986年

5 蔡新中;汪化云;;论普通话轻声的规范[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罗燕萍;;谈现代汉语“V+到”结构的形式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安华林;;汉语语文词典编纂的现代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9 徐祖友;;惯用语的性质和惯用语词典的收词[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从军;“揽胜”应为“览胜”[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2 胡宗哲;还“油藏”的“藏”正确读音[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语言所 董琨;错误百出 贻笑大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周静 陈莹;谈谈网络汉字复古风[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5 周有光;我对几个语文问题的看法[N];北京日报;2004年

6 沈锡伦;说“虎”[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7 柯继承;米芾的“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陈嘉映;移植词里的“中国哲学”[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丘斐远;“网络修辞”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5年

10 记者毛晓梅;《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出版[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曾丹;反义复合词形成演变的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田田;与代词“并入”相关的双音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亓文香;汉语典故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陈全静;汉语并列式双音时间副词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娜;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群峰;合成词理据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齐红飞;现代汉语反义合成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奕晶;反义相成词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邬美丽;鄂尔多斯汉语方言构词方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蔡甜;“可是”“但是”“只是”的词汇化[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万小罗;现代汉语物体名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谭秀琼;越南语和汉语的人体部分词汇语义特点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碧辉;湖南省凤凰县落潮井乡勾良村苗语语素的成词能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娜;《抱朴子》反义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喻华;《释名》释语复音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29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29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7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