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属性保留宾语句的句法分析
[Abstract]:The object sentence of the retention of the collar attribute is derived from the promotion of the owner, and the verb in the sentence is expanded by the category of achievement, the category of tense and the category of causation. As a result, the category can be realized as "Bah", and the category can be chosen to form a nominal phrase (DP structure) to do the work. The attributive marker (D) in Chinese can be realized without speech, which can promote the leader in service. In different positions, the leader can deduce different collar attribute reserved object sentences. In noun phrases, the noun phrase has asymmetry between the leader and the led, which makes them show specificity in the grammatical behaviors such as exchange, extrac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A740082)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熊仲儒;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3年03期
2 熊仲儒;以“的”为核心的DP结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3 张庆文;邓思颖;;论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保留宾语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4 袁毓林;;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J];中国语文;1994年04期
5 熊仲儒;;语音结构与名词短语内部功能范畴的句法位置[J];中国语文;2008年06期
6 黄正德;;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J];语言科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华;;徐杰《生成语法的“语类”与传统语法的“词类”比较研究》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叶皖林;“N_1的N比N_2的N+VP”句式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宣恒大;;现代汉语“名词+名词”歧义格式及其理解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匡海波;李斌;王嘉灵;王帅;陈小荷;;汉英词汇隐喻属性的对比分析与互增益技术[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潘雪莲;;词典中名词释义模式的选择[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姜向荣;;小说语言形象变异与语境适应[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7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常欣;中国大学生英语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旷金辉;汉英名词前置修饰语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严伟剑;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德熙 ,v缂孜,
本文编号:2236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3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