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自然口语语料库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dialect natural discourse corpu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language resources. It is in the fields of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multilingual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language recognition and speaker identification, or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etc. It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e value of the natural spoken corpus of Chinese dialects lies in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discourse corpus.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us should aim at the multipurpose of corpus. Discourse corpus should embody the universality and diversity of genre and subject matter, and have a certain scale. It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Corpus of Chinese dialect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natural discourse more quickly and economically and to set up a standard and easy marking system.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update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the natural spoken corpus of Chinese dialects should be developed and developed to serve the public with an open concept for the majority of user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的理论体系、实践规程及技术准则研究”(12AYY002) 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中国濒危语言有声资源采集、集成、传输技术研究”(YB125-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祥柏;;汉语方言体貌助词研究与定量分析[J];中国语文;2000年03期
2 王泽鹏;发展方言语料库 提高研究水平——兼谈粤方言语料库的建设[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王东山;;“吃/Eat**”结构中的实体隐喻——基于语料的汉英对比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4 崔刚,盛永梅;语料库中语料的标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张晓玲;近义词Wish和Hope的语料库调查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朱乐红;利用语料库研究不确定频度词[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李颖;使用语料库索引学习英语近义词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李明;语料库·蓝本·双语词典[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黄橙紫;科技英语词汇的统计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娄宝翠;英语常用词搭配使用的对比:以health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玉;李生;孟遥;丁华福;;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英语从句识别[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郭曙纶;;基于语料库的HSK多功能例解字典:设想与样例[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梁红梅;尹晓霞;李宇庄;;有关语料库驱动下的外语在线自主学习的工作底稿[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许小星;亢世勇;孙茂松;刘金凤;;语料库语义成分标注的若干问题[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宋鸿彦;刘军;姚天f ;刘全升;黄高辉;;汉语意见型主观性文本标注语料库的构建[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6 骆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情态动词使用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仁华;胡郁;李威;凌震华;;基于决策树的汉语大语料库合成系统[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蔡莲红;蔡锐;吴志勇;陶建华;;语音合成语料库的设计与声学特征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贺琳;张蕊;俞舸;;大规模语音合成语料库的录制及常见问题[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孙述学;;新词语语料库建设的一些构想[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袁国女 李春艳;专家呼吁尽快筹建语言博物馆[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文枫;打开语言的窗口[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记者 苏军 通讯员 焦苇;搜集当前上海话的有声资料[N];文汇报;2011年
4 程慧;我省2项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N];山西日报;2011年
5 毛海涛;尽快制定保护汉语方言政策[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周耀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汉语方言统一路径:从“书同文,,文不同音”到“文同音,语同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王坤宁;商务方正合作开发辞书语料库及编纂系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8 甄达真;鄂尔多斯汉语方言的收集整理者:栗治国[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9 邹启宇;语言是无须“保卫”的[N];南方周末;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周建华;数字战略打造核心竞争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蔚;多维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雪霞;新加坡华语词汇五十年发展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廷香;基于语料库的3-6岁汉语儿童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夏云;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小说常规化研究:历时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7 王俭;基于语料库的海明威小说评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何婷婷;语料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建鹏;语料库支撑的系统功能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炳词;面向语言学研究的大规模汉语生语料库检索工具CCRLT[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2 徐琰;基于语料库的ONLY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3 李淼;用先进的语料库工具推进英语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春青;[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王蓉;新闻英语的批评性语篇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鼎甲;连接成分的显化:基于语料库的中英文翻译文本对比[D];燕山大学;2010年
7 杨丽萍;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大学生议论文限时写作中的四字词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露露;汉语衍名的双事件隐喻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宋礼鹏;大规模语料库分词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10 姜海英;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连接词习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36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3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