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品名称中的成功修辞
[Abstract]:The brand name of a small commodity can be done, in which clever rhetorical use will produce a great advertising effect. In India, where English is one of the official languages, mosquitoes have been rampant for a long time of the year, so mosquito incense tablets are common there, and there are many brands of mosquito incense on the market. But both locals and foreigners almost always prefer i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育林;“扒灰”修辞手法趣说[J];阅读与写作;1994年05期
2 马增芳,侯学智;使竞职演讲生辉的修辞手法[J];写作;2004年13期
3 汤春泉;;常见修辞手法[J];中华活页文选(初一年级);2009年09期
4 王春;浅析修辞手法在广告中的运用[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5 杨春海;;“奇设”修辞手法谈趣[J];阅读与写作;2009年02期
6 徐杲;修辞手法造词新探[J];阅读与写作;1999年05期
7 许锡强;成语中的飞白修辞手法[J];阅读与写作;2005年01期
8 李玉新;浅谈一种新兴的文学修辞手法“叠现”[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邓志军;;两种被忽略了的修辞手法[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4期
10 彭新杰;;成语修辞类辨[J];语文知识;199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梅那;;浅析网络中的两性调侃语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丽琴;;女性语言界定[A];语海新探(第五辑)——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魏在江;;英汉情态隐喻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叶丁;;英语与汉语中的性别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米凯乐;;英语的“Wh-”疑问代词与汉语教学[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6 高恭亿;;关于汉语和英语的结果补语[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7 林娜;;中英恭维语之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程桂萍;;合同的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魏志成;;汉英语言关系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郑庆君;;《王希杰修辞学论集》导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晓霞 李炜娜;汉语夹杂英语 怎么看,怎么办[N];人民日报;2010年
2 编译 凌丹;未来十年 汉语能与英语抗衡吗[N];北京科技报;2004年
3 南周;推奥运英语不如推奥运汉语[N];今日信息报;2007年
4 陈光磊;何必再来“倒装”?[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5 王岩平 甄芳;“英语霸权时代的汉语命运”讨论综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傅振国;“英语蚂蚁”和“汉语长堤”[N];人民日报;2009年
7 傅振国;300年后汉语会消亡吗?[N];文汇报;2010年
8 许曦明;苦涩译果的反思[N];文艺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高岩;“城市英语”:小细节 大形象[N];锦州日报;2008年
10 唐尧;“CCTV”和“XINWEN LIANBO”[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管春林;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雒自清;语义块类型、构成及变换的分析与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声学研究所);2004年
6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郑国锋;英汉位移运动事件切分与表征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姜君丽;中国外语教学方式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武恩义;英汉典故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雅蓓;英语空间范畴与汉语空间范畴的认知共性与差异[D];山西大学;2009年
2 原静;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秀萍;中国的初中双语教学—问题和解决方法:案例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何心;汉英“言说类”词语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凤娟;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孙宗芹;语言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娟;试从比喻的分析看女性修辞[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元骊;英语汉语国际传播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萱;英汉称赞语回应策略跨文化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农云端;英壮单纯方位词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36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3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