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大学语文的“回归”
[Abstract]:The author once arranged a debit note for the students of our college, asking for a capital form of 0 to 9. As a result, none of the students could accomplish it in a standardized way. The letters of application, resumes, etc., submitted by the students, were miswritten. A cover letter of less than 300 words had as many as 40 faults, even the basic format. The above phenomena are ubiquitous around us. Chinese students, especially college students
【分类号】:H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波;;大学生如何写求职信[J];阅读与写作;2010年12期
2 周玉英;;“大学语文”教学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杜鹃;;“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J];内江科技;2008年12期
4 张端芝;简历和求职信写作要点[J];阅读与写作;2005年05期
5 付春霞;;我看大学语文教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6 张永直;;加强对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大学语文”作文教学尝试[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张端芝;简历和求职信写作要点(上)[J];写作;2005年23期
8 伍汝辉;肖贵飞;;大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05期
9 汪禄应;;大学语文与高品位读写生活[J];文学教育(下);2008年02期
10 任志强;张玉梅;;高职教育不应忽视大学语文[J];成功(教育);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祺庭;;有用 有味 有得——我的大学语文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章文艳;;大学语文真能被遗忘吗?——浅析提升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吕瑞华;;“大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祁峰;郭曙纶;;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与教材编写[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傅琼芝;;农业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曲文吉;;浅析“大语”课中素质教育[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7 徐子亮;;两种不同的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学习策略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8 游来林;;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写作教学中的一种探索[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海丛;;网络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文化困难案例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毕世响;;语词联想测验的理论意义,实际操作和运作机制的分析[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雪林;大学语文莫成“高四语文”[N];文汇报;2007年
2 史灿方;大学语文改革的理念反思[N];光明日报;2007年
3 西北大学文学院 张龙;一部持中守正的上乘之作[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徐中玉邋口述 本报记者 张英 记录;徐中玉:大学语文三十年[N];南方周末;2007年
5 实习生 晋东;让人文精神渗透课堂[N];云南日报;2008年
6 小庄;外研社以研讨会促大学语文教材建设[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南开大学 李扬;呈现与召唤: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N];社会科学报;2007年
8 余三定;新视角·新构架·新知识[N];文艺报;2006年
9 吴祚来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文水平在课本之外[N];广州日报;2007年
10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系 宋书功;《大学语文》教学该怎样讲介《易经》[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1978-2008)[D];南开大学;2010年
2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3 芮晟豪;传播网络分析:韩国留学生在上海的文化适应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恩华;“V到+NP、V在+NP”的句法语义汉韩对比研究及其理论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艳芳;中美大学生议论文中的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赵静;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国霞;汉维大学生道歉策略跨文化语用对比[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奇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刍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向发意;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静;大学生校园常用称谓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赖勇强;大学生阅读的性别偏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坤道;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嫣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玉蓉;关于分级构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设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57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5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