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兄弟翻译活动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3 13:54
【摘要】: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使翻译不再只是被看做成两种符号间的转换或是两种语言文本的交互,翻译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层面上对字句和语篇的分析中解脱了出来,由一门归约性的研究转向了一门描述性的研究。翻译的文化转向,将翻译研究置放在了历史与文化的视野下,试图描述并解释翻译活动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关系。 鲁迅和周作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两颗巨星,同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却最先都是以翻译家的身份亮相于文坛。兄弟二人携手曾为中国早期译坛开创了一代译风,对于中国翻译和文学事业发展都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贡献。然而,二人虽早年的成长经历及生活环境大多相似,在文学创作和翻译初期也都曾有过一段并肩扶持共同进退的时期,但最终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这就为我们研究社会文化因素对译者的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及在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解释和说明不同的译者的不同的翻译活动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对象。 本文作者将周氏兄弟的翻译生涯架构在这样的一个立体空间中,以社会文化因素为经,翻译为纬,试图探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周氏兄弟在翻译动机、文本选择、翻译方法及策略上所受到的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鲁迅与周作人所持的不同文化主张和翻译思想对其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以翻译研究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的“文化转向”导出全文的历史溯源,以佐哈的多元系统论及勒弗菲尔的“制控”论构架了文化视野下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从第二章开始,是对周氏兄弟翻译生涯及翻译活动的梳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以译本为中心结合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探讨鲁迅和周作人在不同的时期所进行的翻译活动的动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分别为兄弟携手共竞译业(第二章),走向人生的分岔路(第三章)和各自的路(第四章)。其中涉及到兄弟二人共同翻译的小说、文集;兄弟二人在同一文学领域——儿童文学的译介中所选取的独特的视角;日本文学对兄弟二人翻译思想、文学思想及人生道路的影响;以及兄弟二人在各自的领域:苏俄文学及文艺和古希腊文学的译介工作。 第五章是对周氏兄弟翻译思想的一个比较研究,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周氏兄弟翻译生涯中各自的思想演变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了在不同的阶段,其接受到的外来思想对其本身翻译思想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周氏兄弟历来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翻译思想——直译思想做出了比较和说明。 第六章为结语,总结了全文的两个重要发现。首先,我们看到翻译活动的进行的确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多重制约,,其中译入语国家的文化地位是译者翻译策略的决定性因素。第二,通过对周氏兄弟翻译活动的分析和比较我们也看到了现有的翻译研究理论的局限性,即在微观分析各个译者的翻译风格,特别是处在相同社会环境下不同作家的不同翻译风格时所存在的盲点,本文作者认为,在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译者自己的文学思想及翻译主张是其采取不同翻译策略及思想的决定性作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应该也是解释和描述翻译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46;H059
本文编号:2289454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46;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玉;;鲁迅与文学翻译及其研究现状与前景[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2 杨英华;关于鲁迅翻译武者小路实笃剧作《一个青年的梦》的态度与特色[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4期
3 黄琼英;;鲁迅与《域外小说集》的翻译[J];外语研究;2006年03期
4 马会娟;;对Lawrence Venuti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姜秋霞,刘全国;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十世纪初与二十世纪末我国翻译文学主题和来源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6 姜秋霞;郭来福;金萍;;社会意识形态与外国文学译介转换策略——以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的三个译本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4期
7 于洁;;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8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9 王东风;;帝国的翻译暴力与翻译的文化抵抗:韦努蒂抵抗式翻译观解读[J];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04期
10 许渊冲;译学要敢为天下先[J];中国翻译;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2289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89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