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歧视话语与中西文化差异性
[Abstract]:Discourse refers not only to the words and concepts expressed, but also to the practice of ideology. Sexist discourse, as a concept and attitude deviating from objective facts, is a part of gender ideology,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culture and a reflection of unequal status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 oppression of women is a male-centered discourse oppression, which is marked by economic, political, legal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deep reason is that men have the right to speak. Sexist discourse is produced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patriarchal system. The dominant group of men prescribes discourse and creates symbols, including female symbols. Therefore, women in this context and discourse are at a disadvantage, defined, prescribed and derogated by men, and become male appendages. In fact, in different cultural, historic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ackgrounds, there is also a different awareness of the concept of gender.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we have to combine the broad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gender discourse present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Only by cleaning up the traditional gender discourse can we reconstruct the gender discourse based on gender equalit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CGWH007YBB)
【分类号】:H030;G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仁;徐同林;;语言与“性别歧视”关系辩述[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朱凤英;英语词汇中的某些性别歧视现象[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3 雷宏友,王志云;语言中性别歧视表现比较及根源探微[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约翰·斯道塞尔;石剑峰;;他和她[J];意林;2006年20期
5 王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语言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徐宁骏;殷延军;;语言歧视的偏见——歧视男性的言语现象之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杨媛媛;;英汉谚语性别歧视的对比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孙宁;;话语的力量——《他们仰望上苍》与《紫色》的叙事模式分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11期
9 黄淑芳;英汉语性别歧视的词汇表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董晓波;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社会历史文化透视[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廷华;;“中国式民主”要有自己的民主话语权——关于民主话语权问题的几点思考[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张聪;;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看中国话语权的提升[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万丽萍;;关于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的几点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安苏;;女性期待平等话语权——现今编辑出版物中女性问题调查[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6 李桂东;;服务型政府研究:当前问题与理念构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桂东;;服务型政府研究:当前问题与理念构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坚持和发展[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9 侯志勇;;《贝尼托·切莱诺》中人物的语言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段满福;;英语性别歧视现象极其原因探悉[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毅;职场女性何时告别性别歧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吴杭民;在美国,性别歧视得赔3300万[N];就业时报;2008年
3 王亦君;四成受访者认为 制订女性不宜岗位易引发歧视[N];镇江日报;2007年
4 唐轶昂;性别歧视———成为女性就业壁垒[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5 徐驰;摆平性别歧视案:摩根斯坦利花掉5400万美元[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郭爱妹;“性别歧视”新解[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记者 张虹生、李亚杰、周玮;面对就业歧视,女性更要自强不息[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刘效仁;应从法律源头消除退休性别歧视[N];人民代表报;2005年
9 达林;驱逐性别歧视 地方立法应具体[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王宏维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导;小学课本中的性别歧视[N];南方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伟;资本话语权"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莉萍;称谓语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王俊;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建构[D];苏州大学;2004年
6 靳文静;性骚扰的侵权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黄晓钟;中国媒介话语秩序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7年
8 金香花;中韩女性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喜荣;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中的性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何丹;认知公正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英;语言使用中的性别歧视剖析——批评语言学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徐丽华;试论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春桥;《析评法语中的性别歧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王冬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当代中国性别歧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徐敏;英语中的性别岐视[D];湖南大学;2001年
6 丰虹;媒介性别歧视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尹颀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8 周浩;英语中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史李梅;英汉语言性别歧视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2007年
10 卫夙瑾;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02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0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