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中原城市化进程中公民语言能力问题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11-21 10:18
【摘要】:为了解中原城市化进程中公民语言能力,我们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调查了公民语言生态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公民语言使用状况、能力状况和态度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城市转型中出现的语言交际、语言变异和语言认同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中原经济建设。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ability of citizen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entral Plains, we investigated 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citizens' language by questionnair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On this basis, we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language use, ability and attitude of citizen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language variation and language identity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Central Plains.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文学院;
【基金】: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城市群城市化进程中公民语言能力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YB125-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屈社明;个体对母语和第二语言认知差异性分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陈章太;;近期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几个热点[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1期

3 徐真华;;从广州年轻人的语言态度看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4 李卫红;;加快推进普通话培训测试的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建设,努力开创新时期新阶段普通话推广工作新局面——在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2期

5 谢俊英;李卫红;姚喜双;魏晖;;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3期

6 姚喜双;;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J];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佳;;汉英语言性别歧视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殷定芳;从委婉语的应用看中英社会文化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张宏国;;白谎语言策略的顺应性解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杨娜;;从法语看语言的性别歧视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蒋雯;;试论外来词的汉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罗海燕;;试论“有+VP”句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7 张鸽;;会话答语中“对”的语用限制因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8 王望妮;;网络语言的特点和“是”与“非”[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陶卫红;语域对英语语篇理解的制约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游春花;;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解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淑均;;俄汉语言接触中东干语的变异现象[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肖惠萍;;博客标题语言的变异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圆圆;巴黎郊区年轻人使用音节倒置词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贾丹;反思法视角下的口译课堂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8 李枫;英语评论附加语的评价意义及其动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海淑英;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吐尔逊·卡得;维吾尔语柯坪土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邹莹洁;长沙店名的社会心理修辞探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茜;词语借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梁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委婉语动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谷颖;网络数字谐音词生成与传播的解释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金丽娜;语言接触中的句法演变[D];湘潭大学;2010年

7 苏宇炫;泰国中学生汉语使用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姜宏楠;肇源话平翘舌问题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肖惠萍;博客标题语言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10 熊瑜;赣剧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章太;;语言国情调查研究的重大成果[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1期

2 姚喜双;;推普工作的重要抓手——谈依法推进的普通话水平测试[J];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03期

3 李卫红;;加快推进普通话培训测试的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建设,努力开创新时期新阶段普通话推广工作新局面——在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2期

4 姚喜双;许璐;;谈电视字幕规范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曦;;固始人对普通话的态度[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王丽;;滇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初探——来自保山学院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6期

3 张玉来;;明清时代汉语官话的社会使用状况[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4 蔡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李洁;王英;韩炯;;从锡伯族教师语言态度看锡伯族双语教育体制[J];民族翻译;2011年02期

6 杨玲;四川方言区在校学生的语言态度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7 邬美丽;;语言态度研究述评[J];满语研究;2005年02期

8 谢俊英;;中国不同民族群体对普通话的态度差异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3期

9 李智勇;;北京哈萨克族社区语言与家庭语言现状调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10 夏历;谢俊英;;农民工的语言状况[J];长江学术;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苏剑;;经济学视角下的小语种语言的存亡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小川;万丽萍;;语言政策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构成及价值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苏金智;;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准备工作中的若干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蒋冰冰;;上海市民工子弟学校师生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分析[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7 蒋冰冰;赵国利;;上海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队伍管理情况调查报告[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任杰;;中国境内外HSK考生成绩公平性的分析[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苏剑;;语言立法与小语种语言保护:一个语言经济学的模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刘亚丽;王德明;孟子厚;;方言地区中小学生语音生态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孙晓先;我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30年[N];人民日报;2006年

2 谢俊英;普通话获中国各民族普遍认同[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教授 周国炎;“一种语言的消失等于一种文化最核心部分的消失”[N];贵州民族报;2008年

4 李冀;南京市区普通话使用率每年增长21.8%[N];南京日报;2007年

5 周芙蓉;传统古彝文有望成功申报国际编码[N];西部时报;2007年

6 段曹林;《语言和谐论》评介[N];光明日报;2008年

7 南达;城市语言研究国际联络网建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毛力群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大型涉外市场语言状况调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3 雷红波;上海新移民的语言社会学调查[D];复旦大学;2008年

4 池东恩;朝汉双语教育与语言使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江燕;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沈世s,

本文编号:2346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46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e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