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转类词语库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8-11-22 12:01
【摘要】:汉语词语转类研究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语料稀少而陈旧,因此,有必要研制现代汉语转类词语库。为此,围绕该语料库研制,本文在阐述转类词语的内涵、外延、判定标准等问题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如何立足于现代权威汉语词典和大型语料库完成对上述词语库的建设。同时文章还论述了词语转类研究,不仅仅是对语言中的一种构词方式或修辞手段的微观研究,而且是一种由此及彼,由小见大对语言全貌进行探索的路径。
[Abstract]: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word conversion is that the corpus is scarce and obsolet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modern Chinese lexical library.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the connotation, extension and judging standard of the transferred word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xicon based on modern authoritative Chinese dictionaries and large corpora.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study of lexical conversion, not only a microcosmic study of a form of word-formation or a rhetorical device in language, but also a way to explore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language from this to the other.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9YJA740056)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司显柱;;现代英汉语转类词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2 周领顺;李速立;;我国的英汉转类词研究[J];外语教学;2006年04期

3 周领顺;名转动词变异的本与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4期

4 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年05期

5 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1998年05期

6 安华林;从两种词表看名、动、形兼类的处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丽;词类活用的多视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勇;现代汉语名、形、动词类活用情况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晶晶;;《论语》心理动词简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刘燕燕;;“副+名”结构中名词和副词语义的古今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隋文娟;王云专;;手机短信修辞格及其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贾浩静;;《新著国语文法》副词观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6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刘世余;赵秀莉;;“数+人”结构中“人”的词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孙英杰;;被动式与动词的及物性[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9 祁峰;;“副词+名词”结构研究的构式语法视角[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10 苗晓娟;;“××宝贝”小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姚婷;;趋向词“起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杰;;中医脉象名称规范思路的初步探讨[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司罗红;句子功能的线性实例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乔翔;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月华;汉语趋向动词的多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艳艳;“V一把”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倩;“(形+名)+动”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冰;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的多角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魏春妮;“一样”结构的语义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秀凤,訾缨;词类转换的语用及修辞意义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2 崔应贤;简论鲁迅作品中的“转类”辞格运用[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年04期

3 高万云;张炼强对汉语修辞学的贡献[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4 李群英;寻常词语铁成金——谈谈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5 张连生;词性确定的原则和方法[J];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04期

6 邓明;词类转化的系统性[J];古汉语研究;1995年02期

7 张海铭;论现代汉语的词类活用[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6期

8 徐安银;现代汉语词类活用修辞功能浅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黄理兵;从语言看时空观念的不平衡性[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王珏;生命范畴概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冬梅;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周日安;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琳;英汉名动转用的认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李宾;词类功能游移的认知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耀;;语料库介入的汉语语文词典释义途径[J];辞书研究;2010年01期

2 王仁强;;语法隐喻与汉语词典自指义项的设立——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国语文;2009年01期

3 晏雁;一部冒牌的汉语词典[J];编辑之友;1995年04期

4 黄孝德;词目逆引 词义类聚──《逆序类聚古汉语词典》评介[J];辞书研究;1996年06期

5 崔刚,盛永梅;语料库中语料的标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朱乐红;利用语料库研究不确定频度词[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李颖;使用语料库索引学习英语近义词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李明;语料库·蓝本·双语词典[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黄橙紫;科技英语词汇的统计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娄宝翠;英语常用词搭配使用的对比:以health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立三;亢世勇;王兴隆;马永腾;;语文词典标注词性的基本原则[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曙纶;;基于语料库的HSK多功能例解字典:设想与样例[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梁红梅;尹晓霞;李宇庄;;有关语料库驱动下的外语在线自主学习的工作底稿[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许小星;亢世勇;孙茂松;刘金凤;;语料库语义成分标注的若干问题[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宋鸿彦;刘军;姚天f ;刘全升;黄高辉;;汉语意见型主观性文本标注语料库的构建[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6 黄玉;李生;孟遥;丁华福;;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英语从句识别[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明;;语料库·蓝本·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郭启新;;论语料库与英汉词典配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蔡莲红;蔡锐;吴志勇;陶建华;;语音合成语料库的设计与声学特征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孙述学;;新词语语料库建设的一些构想[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结束877万盲人没有盲文词典的历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周建华;数字战略打造核心竞争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记者 王坤宁;商务方正合作开发辞书语料库及编纂系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4 卢伟;文学语言的语料库研究方法[N];文艺报;2004年

5 韩敬体;一部精品词典[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凡恺;“人仁忍韧”者武歆[N];文学报;2010年

7 记者 曹秀娟;省社科院两项目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山西日报;2010年

8 顾曰国;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陈劲宏;东方快车2003之新鲜体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10 李大庆;迎来光与电告别铅与火[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廷香;基于语料库的3-6岁汉语儿童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夏云;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小说常规化研究:历时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建鹏;语料库支撑的系统功能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何婷婷;语料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毅;基于语料库的隐喻普遍性与变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青;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建梅;基于语料库的现代蒙古语简单陈述句句型分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王丽;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语用标记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立三;现代汉语语文辞书词性标注研究[D];鲁东大学;2006年

2 张瑜;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CONSEQUENCE近义词语义韵特点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岳炳词;面向语言学研究的大规模汉语生语料库检索工具CCRLT[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4 徐琰;基于语料库的ONLY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5 杨丽萍;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大学生议论文限时写作中的四字词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淼;用先进的语料库工具推进英语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春青;[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王蓉;新闻英语的批评性语篇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鼎甲;连接成分的显化:基于语料库的中英文翻译文本对比[D];燕山大学;2010年

10 刘露露;汉语衍名的双事件隐喻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349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49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8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